当前位置:首页 > 林草科普 > 科普知识 > 荒漠

“地球癌症”能被有效遏制吗?

2020-08-06   来源:科技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威胁着全球三分之二国家和地区、五分之一人口的生存和发展。我国亦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7.33%。在我国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甘肃等土地沙漠化集中的省区,每年土地退化、沙化面积仍在以30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继续扩展。

  又逢一年“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中国在荒漠化治理的道路上探索行动,使荒漠化严重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不断提升,有效遏制了生态恶化态势,同时也创造出了可供各国借鉴的成功经验和治理模式。

  防治荒漠化,中国有决心有理念,更有行动和成效。从“中华水塔”“塞上江南”到内蒙古大草原,一条中国特色荒漠生态系统治理和民生改善相结合的道路正蹄疾步稳。

  

  

  “中华水塔”:从“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

  “青海好、青海好,青海的满山不长草。”这句在当地传唱的顺口溜,是青海几十年前的历史写照。

  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之源”“地球第三极”的青海省,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受自然条件气候干旱大风等因素影响,青海省荒漠化土地面积占该省国土总面积的26.5%,沙化土地面积占该省国土面积的17.4%。

  

  

  青海种植菊芋治理沙丘

  几十年前的省会西宁,南北两山是无尽荒凉的“秃头山”,风沙漫天、黄土袭城的画面让老一辈人们记忆犹新,防沙治沙迫在眉睫。1978年,青海开始启动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与全国同步进入荒漠化防治重点治理阶段,在沙区大力营造防风固沙林和农田防护林网,一场轰轰烈烈的“治沙行动”在高原大地徐徐展开……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登山与沙漠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他介绍,六十年来,青海防沙治沙采用工程和生物相结合的措施,但由于青海高寒沙区大多分布于海拔2900米,我国“三北地区”的沙生植物不能在本区生长。因此,在青海高寒沙区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的防沙治沙道路时不我待。

 

 

  三北防护林农田林网建设成效

  2019年,由张登山主持的三江源二期科技推广项目“沙化土地综合防治技术集成示范”,使固沙树草种乌柳、柠条、祁连圆柏、菊芋等治沙植物成活率达90%以上。这一科技项目还创建了网笼沙障+种植菊芋+乌柳+祁连圆柏、种植燕麦沙障+菊芋+柠条等7种试验沙地治理配置模式模式,使试验区流动沙丘植被覆盖度提高40%以上。全国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 2009年至2014年,青海省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5. 1万公顷,沙化土地面积减少5.7万公顷,总体上实现了从“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从扩展至缩减的重大历史性转变。

  一任接着一任干、誓让“两山”换新颜。如今,西宁市南北两山森林覆盖率从7.2%提高到79%,两山森林年滞尘量比1989年增加了6.6万吨。西宁南北两山,实现了秃岭变“绿肺”的生态“逆袭”。

 

 

  “塞上江南”:从“沙漠袭城”到“人进沙退”

  宁夏地处我国黄土高原与西部干旱风沙区过渡地带,气候干旱、少雨、多风,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区内分布有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地和河东沙地,是我国土地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提起宁夏的沙漠,不得不说中卫。

  中卫市位于宁夏中西部,地处宁、甘、蒙三省区交界,西北两面被腾格里大沙漠包围,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这里常年受到沙漠侵袭,沙化严重,沙漠曾一度逼近距离城区仅4到5公里的地方。

  为了抵抗沙漠化侵袭,中卫市历届党委、政府始终把加快造林绿化、搞好沙区综合治理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点来抓。

  6月16日,记者来到沙坡头区采访。沙漠腹地,只见这里集黄河、大漠、高山、绿洲为一体,将西北雄奇与江南秀美完美融合。

  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家为发展西北经济,决定修建包兰铁路。然而铁路需6次穿越腾格里沙漠,总长达40多公里,尤其沙坡头段全为高大格状流动沙丘,这里年降雨量180毫米,地下水埋深80米,自然条件严酷。

  基于当时国家建设的需求,在中科院、铁道部和林业部等部委的领导下,1955年创建了我国首个野外长期综合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

  沙坡头站老一辈科学家经过反复试验研究,提出了“以固为主” “固阻结合”的沙漠铁路防护体系建设理论与模式。该防护体系的建立,在保障包兰铁路60余年畅通无阻的同时,解决了铁路部门和科学界关注的科学问题。该成果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8年)、UNEP“全球环境500佳”(1988年)等多项奖励。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卫市人民政府积极申请世界银行贷款和德国复兴贷款项目,投资3.6亿元,每年在腾格里沙漠腹地(中卫市长流水包兰铁路北项目区)扎设草方格,并种植柠条、花棒、沙拐枣、杨柴等沙生植物7万余亩。截至目前,当地共完成扎设草方格和营造灌木林44万亩。

  

  

  内蒙草原:从“死亡之海”到“希望之海”

  内蒙古鄂尔多斯境内,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横穿全境,总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黄沙滚滚半天来,白天屋里点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一夜草场沙里埋。”这是几十年前内蒙古鄂尔多斯境内毛乌素沙地的真实写照。

  近日,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兰陶勒盖治沙站,站长苏雅拉巴雅尔站在沙丘顶端的凉亭里,指着满目的苍翠告诉记者,面前这片3万亩的林子,十几年前都是流动沙丘,每年以5米左右的速度向南推进。现在,樟子松、柳树、杨树的成活率都能达到85%以上。

  沙漠变成了绿洲,产业如何实现发展?在30多年的时间里,鄂尔多斯逐步形成了生态修复、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六位一体”的生态产业综合体系,带动沙区其及周边农牧民在生态产业链上发家致富。

  今年五月,亿利沙漠研究院的工作人员成功在沙区完成了无人机植树,打造出2000亩飞播造林试验田项目。“改装后的无人机一次能装10公斤树种,飞播一亩用时仅一分钟。”亿利库布其沙漠研究院执行院长吕涛告诉记者,库布其治沙取得343项治沙科技创新成果,其中290多项都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防沙治沙经验已经推广到西藏、青海、甘肃等多个省区市和“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

  

  

  库布其、毛乌素,这两个昔日的“死亡之海”,今朝变成了“希望之海”,公路南北纵贯,草灌乔筑成一道道绿色长龙。如今,全市空气优良率86%,年降雨量不断增加,生物种类由十几种增至530多种。

  从2012年至今,鄂尔多斯各级政府和治沙企业累计为群众提供就业机会100多万人(次),沙区农牧民人均年收入从不到400元增长到1.8万多元,实现了祖辈梦想,充分共享沙漠生态改善和绿色经济发展成果。(记者 张蕴 张景阳)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