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以来,我局加快推进草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视发挥信息技术在草原监管的作用,围绕草原底数不清、监测手段不足、生态评价指标少等问题,进一步加强先进技术对草原监管支撑保障作用。
一、关于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草原监测问题
我局开展了草原物候期草原长势遥感监测,编制了月度草原长势监测报告和遥感图件。以地面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卫星遥感开展草原监测数据反演推算。同时,借助气象遥感数据,对草原地区降雨量、温度等条件变化进行分析,分析草原植被长势趋势,对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生物量等主要指标开展测算。每年发布《全国草原监测报告》,向社会公开草原年度生态变化情况。开展草原退牧还草、草原补奖政策、防沙治沙成效监测。
二、关于加快推进草原精细化管理问题
我局启动实施了林草综合监测评价,以国土三调为底版,推动落实草原基况、年度性监测和生态评价等任务,划定草班小班,将草原落实到山头地块,建立草原数据库,明确将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生产力、草畜平衡率、草原覆盖率等指标列入监测范围。为解决长期以来草原结构性底数不清问题,我局将草班小班属性因子增加到41个,包括草原类型、权属、退化程度、利用状况等主要因子,丰富草原基础信息数据,建立草原数据底图,与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充分对接,切实提高草原信息化水平,提升草原精细化管理能力。同时,编制印发了《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总体方案》,构建由一个主库和草原资源等九个分库组成的国家级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实现对各类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成果的逻辑集成、立体管理和在线服务应用。
三、关于开展重点区域监测监管问题
针对破坏草原突发案件,我局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数据比对方式,对案件发生地区破坏草原面积和程度进行及时评估,为依法查处破坏草原案件提供了重要支撑。开展退牧还草工程和草原补奖政策实施区草原生态恢复情况年度监测评估,分析评价工程政策实施成效,每年发布相关数据。开展重点地区遥感监测,在黄河流域开展林草综合监测,编制发布《黄河流域林草资源监测报告》。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相关部门认真研究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建立草原地理信息平台和信息共享及草畜信息集成应用”的意见建议,加快推动形成天空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草原全要素和多尺度的监测应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