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落实政策引导融合发展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油茶产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阐明了油茶产业发展的目标、方向和重点,为推进新时代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中央各有关部门及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我局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油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推动油茶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亮点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新名片。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农业农村部、我局等部门,研究制定了增强油料供给保障能力的文件;我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科学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均提出在资源培育、产业融合发展、科技支撑、财税和金融、宣传推广等方面,加大支持引导力度,从多方面促进油茶种植、生产、加工和消费能力的提升。下一步,我局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上述两个意见的任务要求,细化分工,切实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持续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创业创新促进融合发展问题
我局高度重视油茶科技创新推广工作,依托国家科技专项、行业专项、推广示范、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等,在油茶种质创新、丰产栽培技工利用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重大项目,涵盖了油茶产业林木良种选育、育苗、采穗圃营建、丰产栽培、低产林改造等油茶产业全领域。2019年以来,遴选入库油茶科技成果72项,实施油茶相关中央财政推广项目76个和国家级推广项目3个,投入资金7700多万元,有力提升了油茶全产业链的科技推广应用能力。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大油茶产业的科技研发和推广力度,统筹国家科学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油茶科创谷、产业联盟等平台,加强多学科、跨部门沟通,深化局省科技合作,聚集全国油茶及相关行业的优秀人才,集中攻关新品种选育与配置、机械化采收与初加工、产品精深加工与装配等关键共性技术瓶颈。建设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平台,构建从种苗追溯、技术咨询、政策培训到产销链接一体化的产业技术创新链。
三、关于发展产业支撑融合发展问题
目前,全国茶油年产量达到62.7万吨,总产值突破11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931家,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茶油品牌。各地积极推进复合经营,建立了林下种植、养殖、采集等多种经营模式,推进以耕代抚、以养积肥、以短养长、以链增效,综合效益大幅提升。一些地方选择油茶资源丰富、交通方便且油茶文化底蕴深厚的乡镇,建设油茶特色小镇,开展以油茶产品为主的特色体验式旅游项目,促进“产、文、景、游”融合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一步,我局将会同国家有关部门,继续在促进产业融合化经营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鼓励引导企业探索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各类产业化经营及产业互联网经营模式,提升综合效益。二是鼓励和推动企业开展精深加工,融合一二三产,发展多业态产业,实现循环发展和综合利用。三是鼓励油茶苗圃企业、种植企业、加工企业和销售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设配套措施,完善仓储、物流、加工、交易平台建设。四是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讲好油茶故事,推进油茶产业与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康养融合发展。
四、关于完善机制带动融合发展问题
目前,全国已有油茶加工企业2990家,油茶专业合作社5400个,大户1.88万户,带动173万贫困人口通过油茶产业脱贫增收。通过创新各类油茶产业经营模式,企业和林农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破解了“有山无力造、有力无山造”的难题,实现企业和林农共同受益。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推广“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提升综合效益。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林草科技人员在生产一线开设油茶科技课堂。在油茶种植大县培养一批油茶“乡土专家”,实现县有技术专家、乡有技术骨干、村有技术能人。
五、关于加强服务推动融合发展问题
我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整合统筹多项资金支持油茶产业发展。有关金融机构纷纷出台“油茶贷”产品,对企业、农户等经营油茶给予针对性的金融支持。部分主产区设立了油茶产业专项发展资金,用于支持油茶产业、产业扶贫、基金运作、科技创新等工作。制定了《油茶良种选育技术》等18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下一步,我局将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加强联动,共同做好相关工作。一是鼓励符合条件的油茶企业申报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支持油茶企业参加国家级林业重点展会。二是建立茶油质量认证体系,加强油茶产品“三品一标”建设,支持地方创建优势公共品牌。三是引导各地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可追溯机制,对油茶产品质量进行追溯,推动企业加强产品质量控制,确保油茶产品质量,提升市场消费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