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改革发展 > 重要信息

全国政协委员金花:以绿水青山“颜值”换金山银山“价值”

2025-03-11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铺展中国地图,青海的关键意义一目了然。它不仅拥有天蓝地绿水清等得天独厚的‘天然背景’,更是‘中华水塔’和国家重要生态屏障,承担着维护生态安全的重大使命。”接受《中国绿色时报》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金花为家乡感到由衷自豪。

生态是金花关注的重点领域。她介绍,今日青海,纵深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更加清晰、举措更加扎实、成效更加明显,生态优势更加凸显。全省上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等,不管是河湟谷地、柴达木盆地,还是三江之源、祁连山南麓,生态赋能推动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触目皆是,无不彰显着青海的比较优势和发展后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深深刻在青海儿女的心底。

金花说,这几年生态富民的脚步肉眼可见,无论是生态产业的融合,还是清洁能源的崛起,更或是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蓬勃起势,都积极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绿色颜值”转化为“金色价值”,点“绿”成“金”在青海大地澎湃上演。

“看着越来越多的新一代牧民放下牧鞭,端上‘生态碗’吃上‘绿色饭’,这一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更加具象化了。”金花说。

如何让点“绿”成“金”的成色更足、含金量更高?经过深入调研思考,金花认为,青海还需要在生态产业融合、清洁能源发展、农畜产品输出等特色优势方面倍加珍惜和努力。她提出3点建议。

一是瞄准生态产业融合,打造点“绿”成“金”的新引擎。依托青海湖、三江源、可可西里等世界级IP,开发“低干扰、高附加值”的生态体验项目,打造高端生态旅游产品,如高原星空观测等,吸引国际高端客群。同时,可以深入挖掘藏族、蒙古族等民族文化,推出非遗手工艺体验,如热贡唐卡、藏毯编织,举办高原节庆活动环湖赛、赛马节等,打造“生态+文化”特色旅游线路,实现“家门口就业”。

二是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点“绿”成“金”的新增长极。青海发展清洁能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清洁能源为青海的绿色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赛道。要充分发挥能源极足、气候极好、能耗极少、回报极大等优势,建设“绿电特区”、特高压外送通道,尤其是德令哈外送基地和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建设,向中东部输送青海优质绿电,不仅青海实现了点“绿”成“金”,也补齐了广西等地的电力缺口,实现了一举多赢。

三是聚焦生态优势,打造点“绿”成“金”的名片。青海的“超净区”优势有着绝对市场竞争力,聚焦“青海牦牛”“柴达木枸杞”“藏羊”等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加力发展精深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创建国家级产业园和产业强镇,实施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打造多功能直播电商基地和“产地仓”,打造“青”字品牌的金名片。

金花说,青海的实践已经证明,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可共生共赢。青海已不仅是生态屏障,更成为全国绿色转型的重要策源地,产业新图景值得期待。(吴兆喆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