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这个春节,我就满50岁了。老话说‘五十知天命’,我觉得自己越活越有劲了!”擦拭着刚从中国农业大学校友会活动中领回来的奖牌,李松涛喜不自胜。
李松涛家在“仰韶大杏”核心产区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果园乡李家村。他早年在外闯荡,2011年返乡后,看到乡亲们种的优质大杏卖不上价钱,头脑灵活的他萌生了办合作社“抱团取暖”的想法。2012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果园乡李家大杏专业合作社成立。随后,李松涛组织村民外出了解行业动态,学习先进的果品销售理念,逐步提高果园生产管理水平,目前每亩可产优质大杏500余公斤。果园乡累计发展大杏种植1万余亩,个大饱满、汁浓味甜的“仰韶大杏”成为一道风景线。
栽好“杏”福树,自有客商来。
随着“仰韶大杏”被列入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农产品、河南省“豫优名品”,省内外客商纷至沓来。李家村乃至果园乡的大杏基本实现销售不出园,一级优质果供不应求,果农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近两年,李松涛琢磨建设了杏脯加工厂,通过延长产业链,减少鲜果损耗,不断提升“仰韶大杏”品牌附加值。2024年,乘着直播带货的东风,李松涛团队积极开拓线上市场,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以直播和短视频形式推介销售大杏,获得良好反响。
春节临近,李松涛和乡亲们依然忙得不亦乐乎,打包装、发快递、开直播、剪视频……他们趁着春节前最后的销售时机,将一箱箱烙印“仰韶大杏”标志的杏脯发往全国各地,让幸福甜蜜飞进千家万户。
“今年我们准备上遮雨大棚,已经接洽好生产厂家,开春就动工!”李松涛告诉笔者。“遮雨大棚建好后,既能防‘倒春寒’伤害杏花及幼果,又能在大杏成熟季降低突发强对流天气造成的减产损耗。我们希望能建成大杏产业化示范园区,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李松涛和乡亲们的幸福收获和新年愿景,是三门峡市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全市已累计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4650家,创建各级示范社340家,红红火火的农民合作社成为引领崤函大地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刘玉明 刘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