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 发展成就

湖南浏阳:红色热土,绿色发展潮流涌动

2021-06-03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湖南浏阳被称为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是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红一方面军成立等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浏阳人口居全省第一位、面积居全省第二位。

在这里,诞生了胡耀邦、王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宋任穷、杨勇、唐亮等30位共和国开国将军。

红色景点星罗棋布,红色精神代代相传。在新时期,浏阳林业生态建设传承红色基因,强化生态保护、实施生态提质、推进生态惠民,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小康奠定坚实生态基础。

湖南浏阳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 浏阳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供图 

5月上旬,细雨时断时续。行走在浏阳城乡大地,到处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空气清新。道路两旁,鲜花装点、绿树掩映的居民庭院不时映入眼帘。

高坪镇南车湾位于浏阳河国家湿地公园内,号称“浏阳河第二湾”。

沿河畔一路前行,满目青翠,河两岸樟树、枧树和凤尾竹错落有致;青石步道上,不时有游人或散步或慢跑,享受着清新大自然的美好;远远望去,河中沙洲岛宛如一叶绿色小舟静卧于碧波之上……

生态良好、景致优美、管理规范,2020年12月浏阳河湿地公园通过国家级验收。

浏阳河是长沙市第五个国家湿地公园,也是全市生态惠民的一个窗口。

长沙以山水洲城著称,全市国土面积118.19万公顷,其中51.01%为林地,森林覆盖率55%,有5类自然保护地共42个,总面积10.96万公顷。

近年来,根据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长沙大力推进森林调优、湿地提质、城乡添绿等重点工程建设。

国家森林乡村、最美宜居村庄、最美庭院在全市星罗棋布,城乡人居环境品质稳步提高。

长沙还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出台湿地保护条例,全市湿地公园总面积4816.6公顷。

如今,中南地区最大的城市湿地洋湖、宁乡后花园金洲湖、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松雅湖、市民周末休闲首选的千龙湖等国家湿地公园,已完全融入长沙市民日常生活。

生态公共产品日益丰富多样,除了湿地公园,位于浏阳的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同样也是市民的最爱。

大围山植被覆盖率99.5%,密林间溪流飞瀑密布,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8.59万个,为森林康养的绝佳胜地。

杜鹃花海是大围山的精华,面积逾10万亩。每年“五一”节前后,花海人潮,盛况空前。

在已查明的38种杜鹃中,映山红开大红色花,云锦杜鹃、鹿角杜鹃开粉红色花,猴头杜鹃开粉红至白色花,红毛杜鹃开淡红色花……

由于地势起伏、海拔高低和种类差异,花海景观从4月下旬一直延续至5月中旬。

大围杜鹃别样红。长沙(浏阳)大围山杜鹃花节每年一届,至今已连续举办13年。

今年迎来建党100周年,到大围山不仅能欣赏杜鹃花,同期还举办森林康养(民宿)论坛、“唱响红歌谣·溯源浏阳河”活动、杜鹃花海网红直播大赛、“浏阳河·红方”红色电影放映周和红色电影歌曲演唱会等活动。

红花、红歌、红色电影让今年的杜鹃花节与众不同。

不过,杜鹃无疑仍是主角,因为在浏阳、在长沙,红色杜鹃花让人自然而然联想起革命年代的流血牺牲。人们相信,大围山杜鹃是用鲜血染红的。

大围山原为国有林场,始建于1958年,生态旅游开发使之进入长沙“一小时经济圈”、南昌“两小时经济圈”,渐成顶流景区,实现了生态和经济双丰收。

可以说,拥有茶颜悦色品牌的长沙,宜居宜游更宜业。

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20)》,湖南有4个县(市)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榜,其中长沙县、浏阳市和宁乡市均属长沙市。

浏阳在该榜单中位居第十三。

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493亿元,同比增长4.7%。

浏阳经开区面积35平方公里,年产值超过千亿元,主要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等科技创新企业为主。

发达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互为支撑,形成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格局。

浏阳林地面积33.73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68%,森林覆盖率66.2%。

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浏阳在产业发展、制度改革、环境美化等方面持续发力,主导产业优势愈加明显。

满城花开是浏阳。可以说,烟花是人们对浏阳的第一印象。但是,还有一种花在全国同样声名远播,这就是浏阳花木。

像大围山杜鹃花一样,花卉苗木也是浏阳的一张金名片。

“眼前这片红檵木球培育了5年,每棵单价500元。全村80%的土地生产苗木,共有9000多亩,其中红檵木4600多亩。每年,苗木为全村创造产值8000万元。”

说起镇头镇干口村发展红檵木的故事,村支书娄晓波滔滔不绝。

干口村红檵木主要集中在涧口塅片,规模3000多亩,品种好,质量优,远销省内外。

记者心算了一下:干口村种苗,每亩土地创造近万元的年产值。

除了红檵木,省内外客商购买造型罗汉松同样首选浏阳。

在汇智园林位于全国知名花木之乡柏加镇的基地,一棵棵造型奇特的罗汉松长势苍劲,“不少都是单价数十万元的产品”。

“全国的罗汉松造型产品一半以上来自浏阳,产业历史悠久、产品丰富,已形成成熟的产业链。罗汉松造型师非常紧俏,优秀造型师每天工资近千元。”基地负责人介绍。

浏阳是中国花卉苗木之乡,花木产业在全国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花木产业兼具经济、生态、社会等多种效益,既可致富百姓、带动一方经济发展,又可美化环境、提升区域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同时还可满足市民养生、休闲和娱乐等多种需求。

目前,浏阳花木种植面积17.8万亩,规模花木企业56家,从业人员逾10万人,年产值20亿元,年销售额12亿元。

花木种植虽为传统产业,但浏阳花木走的同样是高附加值、集约化、特色化之路,与浏阳的现代工业并无不同,同样展现了浏阳绿色发展的魅力。

秋收起义前后,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在革命老区浏阳初步形成。如今,在这片红色热土,绿色发展潮流涌动。(曹云 何志高)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