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下旬,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边境地区发生了降雪、大风、气温骤降等自然灾害,东乌旗部分蒙原羚(黄羊)栖息地积雪深度超过了50厘米,植被完全被积雪覆盖,严重影响了蒙原羚的正常觅食和行走迁移。12月中旬,东乌旗阿拉坦合力苏木北部与蒙古国接壤的边境区域约有6000余只蒙原羚(黄羊)越过边境线进入我国境内,目前东乌旗境内蒙原羚(黄羊)总数约11000只左右。
当前东乌旗边境地区黄羊等野生动物跨境活动频繁,因天气寒冷、积雪覆盖,野生动物觅食困难,跨境过程中极易出现受困、受(冻)伤、饥饿、死亡等情况。为加强边境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东乌旗林草局湿地管护中心多措并举开展针对蒙原羚(黄羊)的野生动物救助保护工作,截至目前共计出动救助车辆21台次、工作人员84人次。全力救助受伤、饥饿、冻伤、被困和生病的蒙原羚,已救助26只;补充投放牧草2000多公斤,确保边境公路附近聚集区域的蒙原羚得到食物补给;分区域进行采样,防止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发生和传播;将聚集在中西部牧草低矮区域的蒙原羚(黄羊)向牧草较高的东部宝格达山林场方向引导迁徙,目前宝格达山林场已经迁徙的黄羊约有3000只左右;加大宣传野生动物保护力度,东乌旗湿地管护中心制作悬挂宣传旗200面,发放蒙原羚保护倡议书100份。
蒙原羚(学名:Procapra gutturosa)是牛科、原羚属的一种羚羊,通称黄羊。体长100-150厘米;肩高54-84厘米;重量20-39千克。 栖息于半干旱的草原,性喜群栖,集大群生活,夏季雄性从群中分离出来。蒙原羚性格敏感,极易惊吓,也善于奔跑,最高时速为90千米左右。分布于中国、蒙古和俄罗斯。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