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林草科普 > 科普知识 > 动植物

广东云开山保护区推进中华桫椤回归

2025-04-21   来源:广东省林业局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4月10日,广东云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为中华桫椤古道添新绿”为主题,组织生物多样性志愿者、护林员及科研团队人员开展了中华桫椤野外回归种植活动,共计将50株中华桫椤的幼苗顺利种植在保护区自然教育径的沿线。

据了解,这是继2024年首次实现野外回归种植后,云开山保护区进一步探索“科研+教育+保护”新模式的生动缩影,标志着该珍稀濒危植物的就地保护工作稳步深入推进,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注入新活力。

据悉,中华桫椤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被誉为“植物活化石”,仅零星分布于我国南方部分山地,对研究植物演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11月,云开山保护区联合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首次尝试中华桫椤的科研试验种植,通过采集种质资源培育幼苗,并严格监测其生长环境,为大规模回归积累了经验。2024年,保护区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结合气候、土壤等生境条件,科学选址并完成千株幼苗的野外定植,为种群恢复注入新活力。自启动中华桫椤野外回归试点以来,云开山保护区积极探索“人工繁育+野外回归+持续监测”的保护路径,不断优化技术方案,创新整合自然教育工作,开启“科研+教育+保护”的新模式,中华桫椤已适应野外自然环境,植株长势良好,营造了较稳定的野外生境状态,让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事业不断向好向前发展。

此项活动进一步丰富了保护区珍稀植物的群落,为继续推进中华桫椤野外种群的恢复和扩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下一步,云开山保护区将继续加强对已种植个体的生长监测与日常管护,适时开展效果评估,并结合自然教育和科研监测等技术手段,不断推动中华桫椤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让更多珍稀植物在这里“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