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系统通过捕捉鸟叫声和视频进行智能分析,就能准确判断出鸟的种类。”近日,在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举办的“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主题宣传活动中,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AI“鸟口调查员”——智慧鸟类监测系统受到关注。
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救治的野生动物 何建勇摄
目前,北京已建立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90处,其中南海子麋鹿苑、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等国家级监测站使用人工智能设备进行物种监测。北京还将建设更多智慧监测示范点,运用数字科技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
为更好保护野生动植物,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积极引入数字科技,在全市推广“声纹识别”智慧监测系统、“卫星跟踪器”智能追踪系统和物种识别技术,实现对部分野生动植物的实时监测和管理,有效提高野生动植物活动的监测精度和效率。
北京已记录野生动植物2600多种,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随着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全方位推进,全市形成了类型比较齐全、分布相对广泛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使90%以上的国家和地方重点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北京野生动物救护体系也持续完善,12个区共设立15个野生动物临时收容救护站,累计救治动物3700余只。(刘倩玮 马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