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侗族自治县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森林覆盖率达57.24%。近年来,芷江基层林业站紧扣“便民、利民、惠民”核心,通过体系创新、服务升级、人才支撑“三招”精准发力,有效破解林农办事堵点、发展难点,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铺设了高效便捷的基层服务通道。
一招:织密产业网畅通林农致富渠道
针对林下经济发展分散、市场对接不畅、林农信息闭塞的痛点,芷江以中部芷江镇林业站为核心枢纽,构建起“一心多点、辐射全域”的产业格局。
罗旧镇、岩桥镇林业站作为东部纽带,凭借区位交通优势,成为对接外部市场的“桥头堡”,打通产品外销的快速通道。楠木坪镇林业站作为南部货仓,依托丰富林地资源,大力发展规模化林下种植,为交易市场提供稳定、优质的“大后方”货源。新店坪镇、土桥镇、碧涌镇林业站作为西部创新样板,积极探索林药、林菌、林蜂等复合种养新模式,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增强市场韧性。三道坑镇林业站作为北部品牌,立足独特生态禀赋,着力打造生态有机、道地特色的林下产品交易市场,提升附加值。
同时,每个乡镇均设立交易点和仓储设施,林业站工作人员身兼数职,是交易市场的管理员,更是林农的“信息员”和“导购员”,及时提供市场动态,精准对接供需,有效破解“卖难”问题。专业技术员扎根田间地头,提供从选种到采收的全过程技术指导。信息联络员则广拓渠道收集行情信息,让林农种植“心中有数”,紧跟市场脉搏。
二招:升级服务跑出便民加速度
芷江基层林业站聚焦林农最关切的办事繁、融资难问题,多措并举推动服务模式数字化、多元化。
“一网通办”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推行林业行政审批线上办理,接入省级“智慧林业”平台。林农通过手机App或乡镇站自助终端,即可申请办理林木采伐许可等5项高频事项,办理时限平均压缩60%以上,线上办理率提升至85%。
金融贷款解决资金难题。创新推出“林药贷”等专属信贷产品,针对林下经济种植户,提供最高300万元信用贷款。截至2024年6月,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总额5亿多元,惠及经营主体200余家,有效缓解了产业发展资金压力。
“流动服务”暖人心。组建由技术员、信息员构成的流动服务队15支,定期深入村寨、山头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审批等服务,召开“院坝会”“火塘会”120余场,技术员年均下乡120天,现场解决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难题180余个。2024年,累计上门服务450余次,办理事项210件。
三招:人才支撑锻造服务“生力军”
保障便民服务可持续、高质量,关键在于人才。芷江基层林业站始终坚持人才创新引领,不断增强队伍实力。
专业引育增活力。芷江实施“编制下沉+定向培养”计划,近3年定向培养林业院校毕业生9名,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技能竞赛,提升现有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林长+”模式促转型。创新推行“林长+护林员+科技员+产业”协同机制,乡镇林业站引导120名护林员在履行生态巡护职责的同时,依托熟悉林地优势,转型发展为林下经济“示范户”,带动周边320户林农增收,护林员人均年增收约3万元。同时,每个林业站至少配备科技员1名,对示范户和重点户实行“技术包保”,确保项目成功率和效益。
考评激励提效能。制定《芷江县乡镇林业工作站服务效能考评办法》,将服务满意度、事项办结率、投诉率等纳入核心指标。考评结果与绩效工资、评优评先、职级晋升直接挂钩,2024年度群众满意度测评达99.8%。
如今,芷江林下经济发展已初见成效。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预计到2026年将突破5000亩,带动就业2000余人。壮大森林康养旅游产业,建成上规模的森林康养旅游基地20余个,2024年游客量300余万人次,年综合收入增至15亿元。
芷江基层林业工作站正以其高效、便捷、温暖的服务,打通“两山”转化“最后一公里”,为绘就乡村全面振兴的壮美画卷贡献坚实的基层力量。(龙雪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