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海的气温逐步上升,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到了“迎来送往”的时刻。在保护区内越冬的雁鸭类逐步开始北迁,去往繁殖地。同时,保护区也即将迎来迁徙期的鸻鹬类候鸟,随着鸟况的不断变化,保护区的重点监测对象和时间段也发生了改变。
根据保护区鸟类种群和数量的变化,结合保护区往年的工作经验,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简称“东滩管理中心”)片区管理科有针对性地调整巡护监测重点和管理措施。一是要求巡护员队伍加强对于保护区边界区域的巡查和管理,结合长江禁捕与崇明区内陆禁渔工作,加强对违法入区垂钓、采摘等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减少人为干扰,为即将到来的鸻鹬类候鸟营造一个安全、稳定、舒适的环境;二是要求监测员队伍加强对于保护区重点区域关键物种的监测力度,及时关注白头鹤、小天鹅等即将北迁鸟类的数量变化,同时逐步将监测重心向鸻鹬类候鸟倾斜,密切关注鸻鹬类候鸟相对聚集的自然滩涂和生态修复区;三是加强监管,严守各出入保护区的道口。片区管理科将会同其他职能科室,要求进入保护区的各科研团队和施工维护队伍严格遵守保护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配合春季鸟类迁徙高峰期保护区所制定的各项管理举措。
每年的3至5月为东滩保护区春季迁徙的高峰期,东滩管理中心在加强保护管理措施的同时,也将不断增强宣传力度,传播更多鸟类知识、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