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和三大标志性战役,内蒙古自治区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正式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三北”工程六期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实施方案(2021—2030年)》《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实施方案(2021—2030年)》《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实施方案(2021—2030年)》。
《规划》指出,2021—2030年,完成可治理沙化土地林草植被建设9704.45万亩,其中:沙化土地综合治理3860.64万亩 (其中通过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1151万亩),沙化土地封沙育林育草5843.81万亩;完成非沙化土地造林种草任务2170.34万亩,非沙化土地封山育林育草254.03万亩;完成林草质量巩固提升任务16380.98万亩。推进乌梁素海等3处自治区重要湿地晋升为国家重要湿地。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1318.5万亩,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8.25万亩;新建淤地坝215座,拦沙坝296座,除险加固294座。完成全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面积234.64 平方公里。力争全区高标准农田规模累计达到6000万亩。全区森林草原质量明显提升,湿地保护与恢复初见成效,“绿进沙退”形势持续好转,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缩减” 明显加快。三大标志性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以毛乌素沙地、 库布其沙漠、贺兰山等为重点的区域性系统治理效果显著,河套平原河湖湿地和天然草原得到有效保护;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得到根本治理,起沙问题基本得到遏制;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锁边工程加速推进,沙漠南侵东扩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生态安全保障能力总体增强,林草湿支撑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林草产业富民惠民成效显著, 祖国北疆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更大成就。
《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实施方案(2021—2030年)》明确,到2030年, 可治理沙化土地林草植被建设4052.38万亩,其中:新增沙化土地综合治理任务2276.67万亩,沙化土地封沙育林育草1775.71万亩;完成非沙化土地造林种草任务784.83万亩, 非沙化土地封山育林育草102.84万亩。林草质量巩固提升任务8880.28万。天然草原实施草畜平衡13827.32 万亩。区域林草覆盖率达到33.74%,森林覆盖率达到11.15%, 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71.70%。通过工程实施,黄河 “几字弯”地区沙患、盐患等生态灾害持续减轻,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库布其沙漠西柳沟以东区域,毛乌素沙地零散裸露沙地、苏集沙地和河套平原套内零星沙地全部治理;乌兰布和沙漠、巴音温都尔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风沙源头、上风口、下风口、风沙路径区阻隔带架构基本建成,阻沙入黄、阻沙上山锁边林草带逐步完善;十大孔兑流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泥沙入黄、风沙侵蚀贺兰山和河套平原等风沙危害明显改善,沙尘暴等极端灾害天气明显减少。
《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实施方案(2021—2030年)》明确,2021-2030年,完成可治理沙化土地林草植被建4341.98万亩,其中沙化土地综合治理1123.76万亩(通过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342.00万亩),沙化土地封沙育林育草3218.22万亩;非沙化土地造林种草1109.28万亩,非沙化土地封山育林育草64.73万亩;林草质量巩固提升3904.66万亩。 实施内蒙古凉城县岱海自然保护区和内蒙古商都察汗淖尔国家级湿地公园保护与修复项目, 巩固沙化耕地治理410.69万亩,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456.90万亩,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393条,小型水利水保措施18458处,新建农田林网覆盖面积466.90万亩。落实天然林保护6295.96万亩/年,落实草原禁牧12582.74万亩/年, 草畜平衡30593.93 万亩/年,落实沙化土地封禁保护125.09 万亩,湿地面积稳定在1837.60万亩以上。林草覆盖率达到60.82%,森林覆盖率达到14.55%,沙化土地综合植被盖度达 到53.97%,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75.51%。森林草原质量明显提升,湿地保护与恢复初见成效,“绿进沙退”形势持续好转,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缩减”明显加快,风沙源头、上风口、下风口、风沙路径区阻隔带架构基本建成。现代草原畜牧业快速发展,草畜平衡指数降到5%,根本解决草原过牧问题。 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得到根本治理, 起沙问题基本得到遏制,歼灭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京津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实施方案(2021—2030年)》指出,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区域以遏制沙漠扩张趋势、维护绿洲内部生态稳定性为主,以边缘植被得到有效保护,绿洲防护林体系更加完备为目标。在阿拉善右旗、 额济纳旗重点风沙口、沙尘路径区划定封禁保护区,保护天然荒漠植被,促进胡杨等关键物种保护恢复。在流沙活动频繁地带实施工程固沙,开展人工造林种草、飞播造林、封沙育林育草、退化林修复和草原改良,加大灌草绿化比例,建设以沙漠锁边林为主的防风固沙林体系,确保沙源不扩大、不扩散。严格落实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采取舍饲圈养、轮牧休牧禁牧等措施,加强草原保护修复。利用新能源发展机遇,大力推进风电光伏一体化治沙模式。 因地制宜发展梭梭、柽柳等生态经济兼用树种,以及肉苁蓉、锁阳等沙生药材或食品。通过区域联防联治,构筑起蒙古国与内蒙古的边境线南侧、额济纳旗与甘肃省金塔县交界的巴丹吉林沙漠大风口和巴丹吉林沙漠南缘阿拉善右旗雅布赖与甘肃省民勤县三大风口“三大阻击防线”。2021—2030年,完成可治理沙化土地林草植被建设721.50万亩,其中:沙化土地综合治理305.80万亩(通过风电光伏一体化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61万亩),沙化土地封沙育林育415.70万亩;完成非沙化土地造林种草任务79.59万亩;完成林草质量巩固提升321.43万亩。完成湿地植被恢复1.50万亩;完成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3.35万亩。年均落实天然林和公益林管护1583.18万亩,年均实施天然草原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17823.55万亩, 年均落实沙化土地封禁保护75.57万亩。区域林草覆盖率达到18.86%, 森林覆盖率达到8.43% ,沙化土地综合植被盖度达到11.89% ,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2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