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增绿,山河添彩。渭南市位于黄河中游、关中平原东部,市域内黄、渭、洛三河穿境,地势以渭河为轴线,形成南北两山、两塬和中部平川五大地貌类型区,是陕西省唯一同时拥有秦岭山地、黄河滩区、沙区及关中北山(桥山)的地市,南部秦岭林地和北部浅山区是国家重点水源涵养林区,渭北旱塬和南部台塬是国家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保护优先、人工修复和自然修复相结合、工程造林和义务植树相结合的方式,围绕荒山荒沟、交通道路、城镇村庄、河流堤坝等重点区域,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科学推进全域国土绿化,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坚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受益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12大造林绿化工程落地见效,秦东大地青山绿水再现,沟壑纵横间举目皆是绿。
数据是最好的印证。目前,渭南市创森12大造林绿化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190.73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40.85%。全市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42%……从渭洛两岸到九曲黄河,从北部山区到南部秦岭,一幅“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的生态图景徐徐铺展。
北部山区困难地造林 让渭北飘起“绿腰带”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迎着飒飒秋风,位于渭北旱塬北部山区的蒲城县唐景陵,扎根在“鱼鳞坑”中的松柏愈发坚挺。曾经,这里是全市经济建设沙石供应的最大基地之一,同时也是风沙石灰环境最严重的地方。如今放眼望去,昔日的渭北“旱腰带”已悄然变成“绿腰带”。
渭北旱塬干旱少雨、生态脆弱,因此被称为“旱腰带”。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石灰石,开山炸石的现象屡禁不止,渭北“旱腰带”被毁得千疮百孔。随着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渭南,关停私采乱挖、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行动在蒲城、富平、合阳、白水等地相继展开。
近日,记者来到蒲城县唐景陵,郁郁葱葱的树木填满了山上密密麻麻的“鱼鳞坑”,显得十分壮观。据林业工作人员介绍,坡陡、土壤薄的石质山地植被恢复是推动全市山地沟壑治理的难点,也是突破点。蒲城县唐景陵景区山地绿化就是“困难地”中的典型。景陵所在山体岩石裸露明显、土层瘠薄,造林难度大,造林成本较高,且植被恢复慢,面对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造林成本高、苗木成活率低等一系列困难。
当初施工队考察后,断言在这里栽树简直是难如登天。面对这些困难,施工队工程技术部集思广益,栽植的“鱼鳞坑”开挖采用“电钻+风镐”;营养土运送采用“骡马队+输送管道”;苗木浇水采用“水源地+山脚+山顶三级提水”的方法,当年最终在桥陵累计试验栽植树木15万株,苗木成活率达到了98%,填补了渭南市石质山地造林的空白,为石质山体整体绿化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如今,蒲城县桥山段基本实现“四陵一山”山体绿化全覆盖。
截至目前,全市依托渭北地区固沟保塬生态保护修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采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等多种措施,选择耐旱乡土乔灌木,营造多树种混交林,治理桥山区域水土流失,筑牢渭南北部生态安全防线。三年来完成台塬水土保持林建设5.5万亩,生态路网廊道建设1.2万亩。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绿色行动,让林地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林木资源得到了休养,林草植被逐步恢复,森林面积不断扩大。今日的渭北“旱腰带”上,“春季有花、夏季有荫、秋季有果、冬季长青”的生态景观旅游带基本形成。
系统提升森林质量 厚植秦岭绿色底蕴
牛寺庙,是秦岭北麓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以前,村里塬残沟深,满目荒坡荒沟。2021年以沋河西岸和秦岭北麓为主战场的国土绿化项目实施后,通过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封山育林等措施,为荒坡荒沟注入绿色的活力和生机,320万株新栽植的侧柏、白皮松等苗木密集整齐地排列在万亩荒坡上。如今山峰起伏,丘陵连绵……临渭区以绿为底,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日趋扩展,构筑起美好生活示范区坚实的生态屏障。
“通过这几年的植树造林,沟里的生态环境已经大为改观,树木已经成林,野鸡、鸟儿都多了。”牛寺庙村护林员孙有江每天都要对新栽植的树木进行巡查、管护,“当前就是要管护好树,要防火禁牧,更要修枝剪叶防虫害,让全村人都感受到绿水青山的幸福”。
“森林质量提升就是要系统提升树木的多样性。”临渭区林业工作人员李卓朗说,“森林质量提升工程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林木生长速度,增加生物多样性,使其恢复到接近原始状态或达到更高的生态平衡。”
无独有偶。在华州区大明镇桥峪,以前靠伐树砍树讨生活,现在成为护林员的村民李印龙,随着森林质量提升工程的实施,他和村民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再没有人砍伐树了!我们都忙着采连翘,摘花椒,最主要是日常巡查保护树林,适时防治病虫害,精心管理树林。”李印龙的收入除了采药卖花椒,参与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建设,每月还有1500元的收入。“树和庄稼一样,都要精心管护,质量才能提升!”
所谓的“森林质量”效益,李印龙解释道:“你看峪道里的水,枯水期容易断流,汛期容易形成山洪,造成的损失不计其数。近几年,哪怕极端天气频发,这种情况都慢慢少了。原因就是啥树种都有了,遇到暴雨,汛期能够减缓水的流速,降低峪道水流量。枯水期能够把水源涵养住,确保不断流。这就是树林天然的蓄水调节作用。”
提高森林质量,共建绿色长城。近年来,按照创森12大造林绿化工程总体部署,渭南市大力开展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等森林质量提升行动,辅以人工造林填补林中空地,持续提升森林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和碳汇能力,完成森林质量提升31.06万亩,进一步筑牢渭南南部秦岭生态屏障。
打造最美防护林带 沿黄森林生态廊道基本建成
白云清风,翠色涌动。进入秋季,也到了沿黄防护林带最美的时候。驱车从合阳沿黄路出发,一路向南到大荔县,目之所及,北边黄河蜿蜒,水网成片,水鸟翩飞。南边塬面相接,绿意盎然,生机勃发。每一抹绿色都是渭南市打响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生动注脚,更是全市生态版图“迈向深绿”华丽转身的先锋阵地。
在大荔县,黄河湿地周边分布着南北纵横12公里的黄河老崖,特别是土崖裸露明显,立地条件较差,成为绿化工作的一大难点问题。为此,大荔县采用人工造林、自然修复等方式,集中连片建设防护林带1万亩,强化沿黄区域裸露坡面治理;对沿黄范围内1万亩功能退化的防护林开展整体修复,采取围栏封禁、人工巡护、砍灌割灌、补植补栽等措施,促进自然修复,尽快郁闭成林,重构功能完善的防护林体系。
同时,以生态振兴为抓手,建设生态型、功能型森林乡村,对黄河干流西岸及其主要支流两岸5个乡镇64个村庄开展全面植绿补绿,实现道路林荫化、庭院经济化、广场园林化目标;突出冬枣“首位产业”,依托黄河滩区15万亩有机冬枣产业带,建成中国枣文化博览园,打造冬枣产业观光旅游带,走出了一条生态美、群众富的绿色发展道路。
窥一斑而知全豹。自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全面启动以来,全市在黄河沿岸区域,坚持系统观念,大力开展沿黄直观坡面、沿线村庄、道路、湿地一体化治理,打造功能稳定、景观多样、和谐自然的黄河休闲绿色廊道。特别是沿黄4个县(市、区)积极响应,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恢复生态重建,加大中幼林抚育、退化林修复力度,实施退化林分修复、森林抚育11.7万亩。完成“四荒”地治理6.7万亩,集中打造了合阳县5900亩沿黄直观坡面生态治理和大荔沙苑防沙治沙、潼关县黄河沿岸防护林提质增效等一批规模大、标准高、效果好的造林绿化工程。当前,在渭南,“一村一路皆成景、移步换景入画来”的美丽景象比比皆是,最美沿黄森林生态廊道基本建成。
天高云淡,满山青翠。俯瞰秦岭、黄河,北部山区,随着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步伐加快,如繁星般的新绿正在此延伸,牢不可破的生态屏障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