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 媒体报道
一场从“沙逼人退” 到“绿进沙退”的转变
内容来源:西宁晚报 2023-11-20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http://www.forestry.gov.cn/sbj.html


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青海全省荒漠化、沙化土地5年间分别减少132万亩、159.45万亩,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呈现“双下降”态势。

“沙进人退”到“人进沙绿”,一片沙漠绿洲崛起!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沙珠玉成为青海乃至全国高寒干旱沙区治沙防沙示范样板之一。

“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的克土沙区蜕变成青海湖畔一块美丽的“翡翠”!

……

我省是全国第四大沙区和“三北”工程重点省区。40多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创造性推进荒漠化综合治理和“三北”工程建设,走出了具有青海特色的防沙治沙路子。抓好荒漠化综合防治、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对我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北”防护林工程——这个世界历史上建设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四十多年来在青海大地全力推进,为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发挥出重大作用。

青海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青海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402.76万亩,到2030年完成总治理任务5089.68万亩,工程区林草覆盖率争取达到40%以上,与全国同步完成“三北”工程六期主要目标。

实现由“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根本性转变

青海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同时,我省又是全国第四大沙区和“三北”工程重点省区,据全国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显示,青海省现有沙化土地面积1235.54万公顷(1.85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17.7%,荒漠化土地面积1894.78万公顷(2.84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27.2%,分别位居全国第四、第五位。

我省始终把防沙治沙作为一项长期性、全局性的战略任务来抓,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为引领,统筹“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科学高效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持续改善生态、惠及民生,防沙治沙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截至目前,我省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1240万亩,“十三五”以来,沙化土地年均减少2.12万公顷(31.8万亩),沙化程度指数从3.17下降到2.94,重点沙区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根本性转变,沙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发展空间稳定拓展、绿色屏障更加牢固。

昔日“沙窝窝”蝶变绿洲

沙珠玉,无玉更无珠,有的只是漫无边际的沙子。

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曾经的沙珠玉乡被当地人称为“风窝窝”“沙窝窝”“穷窝窝”。

20世纪70年代,沙珠玉乡沙化面积一度达到80万亩,那时风沙特别大,人躲在家里根本不敢出门。遮天蔽日的滚滚沙尘,让老百姓苦不堪言。

1959年共和县在沙珠玉乡成立了防风治沙林场,后改制为青海省治沙试验站。经过60多年一代代治沙人的努力,治沙试验站1.3万亩的沙漠已治理1.2万亩,绵延几公里的黄沙头已被治沙者用生物、黏土、麦草、尼龙等沙障锁定在方格里,通过点、撒、播,栽植上了柠条、沙蒿、羊柴等防沙植物,形成了如今的防风固沙林。

昔日的黄沙土成为今日的绿色屏障,封沙育草区、固沙造林区、农田林网区三道生态屏障,书写了“沙进人退”到“人进沙绿”的历史性转变。

近年来,我省坚决扛起防沙治沙责任,坚持科学治沙,全面提升荒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制定印发《关于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青海片区防沙治沙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4-2026年)》等,统筹推动今后一个时期全省防沙治沙和“三北”工程建设。同时,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积极推进沙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面加强12个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标准化、数据化、智能化”能力体系建设和成效监测评估及日常巡护监管。

曾经沙区变成景区

克土沙区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和河西走廊生态水系安全、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多年来,海晏县依托“三北”防护林工程,采取“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的治沙方法,创新固沙方式,调整树种结构,试验成功了“沙棘营养土坨造林、乌柳截杆深栽造林、容器苗造林”等一系列适合高寒沙区的先进实用技术。在高寒旱沙区走出了一条固沙造林的新路子,为同类型沙区的治理做出了成功实用的典范。自1980年开始便对县域内0.4万公顷的沙区实行了常年禁牧封育和工程治理,全县沙漠化土地总面积从9.9万公顷减少至6.62万公顷。

如今的克土沙区成了青海的“塞罕坝”,成了青海湖边一片美丽的“翡翠”。

“十三五”以来,我省统筹实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等国家重大生态工程,持续加大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力度,并全面建成12个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禁保护面积达58.27万公顷(874万亩)工程区内荒漠化趋势得到整体遏制,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光伏治沙

让戈壁荒漠变绿色草场

走进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光伏园区,一排排光伏板错落有致、望不到边,光伏板下方牧草丛生、羊群穿梭。

以前寸草不生的黄沙地,如今变成了光伏治沙的典型样板。

近年来,我省充分利用荒漠土地资源,积极探索“光伏+治沙”发展模式,推动清洁能源与防沙治沙融合发展。海南州在共和县塔拉滩建成目前世界最大装机容量(1316万千瓦)的光伏园区,治理园区及周边沙化土地41.75万亩,与光伏园区建设前的平均值相比,目前塔拉滩风速降低了50%,土壤水分蒸发量减少30%,植被盖度也恢复到80%以上。同时,发展“牧光互促”生态畜牧业,科普教育、观光体验等旅游新业态,积极带动周边农牧民群众增产增收;海西州光伏新能源基地总装机量达1327万千瓦,清洁能源产业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海南州共和县下合乐寺村5社的村民马有福,受雇于村里的养殖专业合作社,从2020年8月起,他和妻子负责放牧合作社的1000多只羊。两个人一年的放牧工资有7万元。

马有福说,现在能靠放羊过日子,还是沾了光伏电站发展的光。“没有光伏电站的草场,村里的合作社根本不敢养这么多羊。”马有福说,去年养殖合作社给村里创收近10万元。

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我省积极打造“柴达木”枸杞品牌体系,完善“林+果+药”“林+草+牧”经营模式,形成特色经济林、生态旅游、林下经济、林草种苗、中藏药材、藏茶、草产业等支柱产业,全省林草产业产值达到394亿元,带动79万名农牧民群众人均增收2530元,其中脱贫人口4.7万人、人均增收31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