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三北”大地上,绿水青山不仅是自然的恩赐,更是孕育着无尽财富的金山银山。这里的人民,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在浩瀚的沙海中不懈奋斗,将“三北”工程深深根植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之中。他们秉持“三绿”并举与“四库”联动的智慧理念,精心培育出一片片生机勃勃的特色产业绿洲,让生态与产业在和谐共生中绽放出耀眼光芒。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特色林果业如繁星点点,照亮了治沙与致富的道路。“三北”地区年产干鲜果品高达480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年产值更是突破1200亿元大关。这些果实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三北”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枸杞、文冠果、沙棘、长柄扁桃、肉苁蓉、柠条以及光伏治沙等七大产业,犹如七颗璀璨的瑰宝,镶嵌在治沙与致富的征途上。它们不仅以其独特的经济价值引领着“三北”地区的产业升级,更以其广泛的普及性和深远的影响力,成为实现“两化”目标的成功典范。
枸杞:小果子大产业,沙漠里的“红宝石”
在贫瘠却又广阔的沙地中,枸杞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成为沙漠中的一颗璀璨“红宝石”。这颗小小的果子,不仅承载着自然的馈赠,更孕育出了一片片繁荣的产业绿洲,书写着绿富同兴的传奇篇章。
“道地枸杞出塞上,色鲜味美赛琼浆。”宁夏平原,这片被阳光亲吻的土地,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了品质卓越的枸杞。截至2023年底,宁夏枸杞产业已蔚然成风,保有面积高达32.5万亩,鲜果产量达到32万吨,加工转化率更是攀升至35%。这背后,是“三北”工程的深情厚植,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生动实践。枸杞产业不仅为宁夏披上了绿装,更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径,全产业链综合产值高达290亿元,成为宁夏乃至全国瞩目的特色优势产业。
而在河西走廊的另一端,甘肃玉门市下西号镇同样见证了枸杞产业的辉煌蜕变。曾经的戈壁荒滩,如今已变身为万亩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枸杞基地。这里的人们深度挖掘资源优势,以科技为翼,以市场为导,推动枸杞产业驶入快车道。4.5万亩的优质枸杞生产基地,如一颗颗绿色的明珠镶嵌在大地之上,年产枸杞干果1.2万吨、枸杞原浆5000吨,产值高达5.8亿元。枸杞产业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成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强大引擎。
文冠果:文冠花开,治沙战场分外香
文冠果,源自黄土高原的瑰宝,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易于栽培的特性,在“三北”地区的治沙战场上大放异彩。它不仅是北方水土保持的得力助手,更是改造生态环境的优秀代表,展现出巨大的开发潜力和无限的发展空间。
在内蒙古赤峰市,文冠果的足迹遍布大地,成为当地资源分布最集中、面积最大的经济树种。54万亩的文冠果林,如同绿色的海洋,为这片土地披上了生机勃勃的绿装。阿鲁科尔沁旗更是将文冠果视为生态建设的瑰宝,大力发展油料林基地,让文冠果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摇钱树”。
在科尔沁沙地边缘的科右中旗代钦塔拉林场,7000余亩的文冠果树绿意盎然,蔚为壮观。这些树木不仅固守着脚下的土地,防止风沙的侵袭,更以其丰硕的果实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文冠果种子,一斤价值十五元,亩产千斤以上,供不应求的市场行情,让这片曾经的荒漠之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同样在文冠果的种植上展现出了非凡的魄力。六座智能化连栋温室大棚内,500万株文冠果幼苗茁壮成长,为未来的生态建设注入了无限希望。平川区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大力发展文冠果产业,通过种植20万亩文冠果,实现治沙60万亩的宏伟目标。同时,他们还将秉持“品牌引领、龙头带动、政府引导、创新驱动、三产融合”的发展思路,全力打好“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让文冠果成为当地绿富同兴的生动实践。
沙棘:沙漠瑰宝,岁月的健康守护者
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沙棘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保健价值,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它耐旱抗风沙,不仅守护着脆弱的生态环境,更以丰富的营养与药用功效,滋养着世世代代的人们。
山西,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孕育了全国最为丰富的沙棘资源。450万亩的集中连片沙棘林,如同绿色的海洋,波涛汹涌,生机勃勃。
近年来,山西将沙棘产业视为富民增收的重要引擎,通过改造野生沙棘林、新造沙棘林等举措,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更带动了贫困群众的增收致富。岚县王狮乡更是以创新的“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基地”模式,将沙棘产业推向了新的高度。在这里,沙棘基地如诗如画,不仅美化了乡村,更让农民们实现了从“资源”到“资产”、从“资金”到“股金”、从“农民”到“股东”的华丽转身,共享着沙棘产业带来的丰厚收益。
如今,山西的沙棘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涌现出了80多家以沙棘为资源的企业,年产值高达10亿元。吕梁野山坡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以其卓越的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成为全国沙棘饮料行业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更将沙棘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地,赢得了国际市场的广泛赞誉和认可。
长柄扁桃:沙漠中的绿色奇迹与希望之光
长柄扁桃,它不仅是我国独有的珍稀濒危植物,更是自然界中一位坚韧不拔的勇士。自1996年起,这抹生命的绿意便被庄重地镌刻在“稀有濒危植物名录”之上,荣获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崇高地位,彰显着其不可估量的生态价值与科研意义。
在这片黄沙漫天的挑战之地,有这样一位英雄人物——神木市生态保护建设协会的会长张应龙,他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将长柄扁桃从濒危的边缘拉回,并推向了全国乃至世界的舞台。
然而,长柄扁桃的繁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面对种壳坚硬的自然障碍,张应龙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开启了长达数年的良种选育与杂交优化之旅。他更是大胆创新,两次将长柄扁桃的种子送上太空,利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成功攻克了发芽难题,使种子的发芽时间大幅缩短,为长柄扁桃的产业化发展铺平了道路。
如今,当这些经过太空洗礼的长柄扁桃重新扎根于毛乌素沙地时,它们不仅是绿色的使者,更是希望的象征。张应龙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他不仅让荒漠化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更带动了周边村民的脱贫致富之路。二十多年的辛勤耕耘,换来了十万亩长柄扁桃的郁郁葱葱,两千多亩林木苗圃的勃勃生机,以及四千亩草粮轮作技术的示范推广。这一切不仅让区域农民的生产方式和收入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更让乡村振兴的画卷在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上徐徐展开,一幅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动人图景正悄然呈现。
肉苁蓉与梭梭:绿富同兴的治沙传奇
肉苁蓉,一种高大而神奇的植物,它依傍梭梭树而生,不仅展现出自然赋予的顽强生命力,更以其珍贵的药用价值,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西北荒漠,这对治沙搭档正演绎着绿色与财富并进的奇迹。
甘肃民勤县,一个位于巴丹吉林与腾格里两大沙漠之间的绿洲,自“三北”工程实施以来,便成了这场绿色革命的前沿阵地。这里,300公里的防护林带如绿色长城般守护着家园,而梭梭林作为其中的主力军,更是承载了民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进一步提升梭梭林的经营管护水平,增加当地群众收入,民勤县创新性地推出零承包费的梭梭林对外承包政策,同时设定了严格的成活率标准,确保每一片梭梭林都能茁壮成长,成为荒漠中的绿色希望。
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同样上演着治沙与治穷并重的生动实践。政府、群众与企业携手并进,形成了强大的治沙致富共同体。在吉木萨尔县,人们巧妙地将沙荒地、盐碱地、戈壁砂石地转化为绿洲,通过营造梭梭林并人工接种肉苁蓉的方式,实现了风沙治理、改善生态和沙产业开发的有机结合。且末县与沙雅县等地也紧随其后,通过划拨梭梭林、引进治沙企业等措施,不断扩大梭梭与肉苁蓉的种植规模,让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在内蒙古阿拉善,百万亩的梭梭肉苁蓉林沙产业基地更是成为沙漠治理与产业发展的典范。这里已经形成从种植、加工、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推动了沙产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全盟已建成9个规模化的梭梭肉苁蓉产业基地,人工接种肉苁蓉146.7万亩,年产鲜肉苁蓉8000吨。此外,沙漠上的梭梭肉苁蓉基地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柠条:春之守护者,沙海中的绿色诗篇
柠条,这自然界的精灵,以其卓越的固沙能力和绿化荒山的本领,赢得了人们的赞誉。它以那曼妙的身姿,轻舞于风沙之间,成为大地母亲最坚韧的守护者。它不争春色,只愿默默守护,让百花在时光的流转中自由绽放,而自己,则化作那最坚实的绿色屏障。
在辽阔壮丽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710万亩柠条资源宛如翡翠镶嵌于大地,其中超过90%的绿意盎然之地正孕育着无尽的经济活力与生态希望,280余名劳动者在这片绿色的希望田野上找到了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人均年收入的增长从数千到数万不等,年产值傲然突破8000万元大关,这片曾经饱受风沙侵扰的荒原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位于鄂托克前旗昂素镇的百万亩柠条种植基地蔚为壮观,它们坚韧不拔地屹立于毛乌素沙地的“风口沙尖”,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绿色屏障,守护着脚下的土地免受风沙的无情侵扰。
智慧的鄂托克前旗农牧民,深知柠条的价值所在。他们不仅将其视为防风固沙的利器,更将其视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通过舍饲圈养、划区轮牧等科学的养殖方式,结合精准滴灌等现代农业技术,他们因地制宜地种植柠条,形成了政府、企业、农牧民和合作社共同参与的柠条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有效利用了柠条资源,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为农牧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如今,鄂托克前旗已建立起4000亩的柠条育苗基地、6处现代化的饲料加工厂,以及遍布全镇的41处种植示范点和32家扶贫造林合作社。这些设施与机构如同繁星点点,照亮了柠条产业发展的道路,也为当地农牧民铺设了一条通往富裕与希望的光明大道。
光与电的火花,在沙漠中绽放辉煌
在这片充满挑战的土地上,光与电正编织着一场壮观的交响曲,绽放出前所未有的辉煌。光伏治沙,这一创新的绿色科技,在短短一年内迅速崛起,成为各地竞相推崇的治沙利器与生态奇迹的缔造者,它不仅有效遏制了沙漠化的蔓延,还点亮了清洁能源的希望之光,引领着可持续发展的新风尚。一片片光伏板如同蓝色的海洋,与金黄色的沙漠交织在一起,绘制出一条通往绿色未来的希望之路。
内蒙古,作为治沙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先行者,深入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探索出“林光牧光”相结合的光伏治沙模式。企业在这里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承担起生态治理的责任,按照1∶3的比例参与生态修复工作。展望未来,内蒙古将拥有超过1.19亿千瓦的新能源装机,治理沙化土地超过1151万亩,为构建绿色生态屏障贡献力量。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一场阻击风沙的战役正在激烈进行。以锁边为重点的战略布局,让光伏+治沙、工程固沙、生物治沙等多种手段齐头并进。一条环沙漠边缘的“光伏长城”正悄然形成,它宽逾1公里,长达800公里,宛如一道坚不可摧的绿色屏障,守护着绿洲的安宁。
而在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一个“草光互补、牧光互促”的新模式正引领着绿色发展的新风尚。连绵不绝的光伏板与广袤的草甸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片独特的“蓝海”。如今,共和县已建成世界最大装机容量的光伏园区,治理了超过41.75万亩的沙化土地,书写了产业与治沙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产业与治沙的深度融合产生了“1+1>2”的奇迹效果:治沙工作筹集了新的资金来源,激发了群众参与治沙的热情与积极性;同时巩固了防沙治沙的成果,扩大了有效投资、增加了群众收入、推动了经济发展。这一系列举措为新时代“三北”工程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让绿色希望之光在沙漠中永远闪耀。(造林处 叶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