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全市草地总面积为10063万亩,约占内蒙古自治区草地总面积的12%,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但由于长期过度放牧,在呼伦贝尔草原核心区域,形成了中国四大沙地之一——呼伦贝尔沙地。
为遏制沙化蔓延,恢复昔日草原风光,呼伦贝尔市全力治理超载过牧,实施了“三北”工程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2004年到2019年沙地面积减少了130多万亩,沙化趋势和过牧形势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巩固提升“三北”工程建设成果,呼伦贝尔市以六大措施开展治理超载过牧专项行动,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建章立制,强化草原过牧管控。呼伦贝尔市出台《呼伦贝尔市解决草原过牧问题实施方案》,呼伦贝尔市林草局向各旗市区下发《关于加强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监管工作的通知》,严格要求各旗市建立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政府监管责任机制,加强第三轮落实草原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划分的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的监管力度,协调苏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具体组织实施本辖区内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工作。鄂温克族自治旗依托林草长制体系,健全常态化执法机制,完善监督举报渠道,逐级签订责任状,设立124名网格员,全力遏制草原过牧行为。
二是逐户排查,摸清草原放牧底数。以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牧业4旗为重点,逐嘎查村、逐户进行摸底调查工作,以户为单位建立过牧问题基础档案,做到“一户一档”,把每一户的草场面积、牲畜头数、圈舍缺口、是否超载、超载牲畜头数等情况建立台账,全面真实地掌握今年天然草原放牧情况。目前,鄂温克族自治旗确定适宜载畜量227.2万羊单位和实际载畜量202.2万羊单位,实现草畜平衡,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摸底调查工作正在推进中。
三是春季休牧,实现草原带薪休假。4月10日至5月25日,呼伦贝尔市草畜平衡区近1亿亩草原实行了为期45天的春季牧草返青期休牧。休牧期间,牧民圈养牲畜,相关旗市区政府按每亩0.73元的标准为牧民发放补助,通过“带薪休假”的方式让草原休养生息,同时,为确保休牧质量,呼伦贝尔市林草局对牧业4旗21个苏木(乡镇)休牧期草原违规放牧问题开展抽查、巡查工作,并将结果通过市林长办下发至各旗县林长。
四是从严管控,禁止非返乡畜流动放牧。呼伦贝尔市加强外来畜的管控工作,明确返乡畜和非返乡畜的准入标准,对返乡畜严格核实草畜平衡情况实行提前7天返乡登记备案政策,无返乡畜登记备案表的执行非返乡畜准入标准。对非返乡畜,各地通过交警执法、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动物检疫执法、落实集中隔离30天政策、加强草畜平衡核查等措施严控非返乡畜进入。鄂温克族自治旗设立了33处临时检查点,累计劝返车辆254台次、牛2428余头、羊15500余只、马100余匹,预计全年减少15万羊单位载畜量。新巴尔虎右旗在乌尔逊桥设立了动物检疫监督执法服务站,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五是鼓励圈养,实现草原集约经营。呼伦贝尔市将舍饲圈养和集约养殖作为解决草原过牧问题的重要途径,明确超载户要科学制定超载牲畜舍饲圈养方案,严守天然草原载畜量红线;鼓励人均草场面积3000亩以上的牧户,发展现代化家庭牧场,实行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引导人均草场面积1000亩以上、3000亩以下的牧户,整合草场资源、生产资料,推动形成联户牧场,提高饲养标准;推动人均草场面积不足1000亩的牧户,以嘎查为单位,按照自愿原则,通过草场、牲畜、资金等生产要素入股,发展股份合作社,提高组织化程度。
六是强化供给,化解饲草短缺难题。呼伦贝尔市以人工饲草生产和秸秆高效利用为抓手,充分发掘各类土地资源潜力,扩大优质饲草种植面积,2024年,全市计划实施人工饲草地种植88.75万亩;利用农区农作物秸秆资源,依托龙头企业建设秸秆收储中心,依托苏木乡镇、嘎查村建设秸秆收购站点,形成“一点对多源、多点对多源”的秸秆加工收储机制,大力推广生物发酵、高密度草捆等技术,实现秸秆饲料利用最大化;按照“企业储备、政府补贴、牧户受益”的模式,推进饲草储备库、“饲草银行”等建设,并通过“以羊换草、以草换草、以粪换草、以钱换草”等方式置换饲草,不断提高饲草供给能力。目前,新巴尔虎左旗已建成饲草加工厂3处、饲草储备库66座,切实减轻对天然草原饲草依赖。(草原处 周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