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的三北大地上,有这样一座“绿色长城”,它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跨越13个省份,东西纵横4480公里,总面积435.8万平方公里,接近半个中国,在我国北疆构筑起了一道抵御风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的绿色生态屏障。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长远大计出发,果断作出了在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建设防护林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座宏伟的“绿色长城” 自此在我国北方地区崛起,揭开了我国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和生态治理修复的序幕。
2018年11月,在三北工程建设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三北工程建设是同我国改革开放一起实施的重大生态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性工程。经过40年不懈努力,工程建设取得巨大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成为全球生态治理的成功典范。
三北工程建设期限从1978年至2050年,历时73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建设。目前,已进入到了第三阶段六期工程建设期。“三北工程建设44年来,工程区域生态明显改善,风沙危害明显减缓,水土流失明显减轻,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国家林草局三北局一级巡视员武爱民表示。
三北地区分布着我国的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形成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的万里风沙线,沙地、荒漠和戈壁横跨9个省(自治区),总面积128万平方公里,占三北地区总面积的31.5%,约占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的 90%。
“防沙治沙一直是三北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武爱民说,三北工程采取封沙育林、飞机播种、人工造林种草相结合的方式,累计营造防风固沙林788.2万公顷,治理沙化土地33.6万平方公里,保护和恢复严重沙化、盐碱化的草原、牧场1000多万公顷。工程区年均沙尘暴日数从6.8天下降到2.4天,沙化土地连续15年持续净减少。重点治理的毛乌素、科尔沁、呼伦贝尔三大沙地全部实现了沙化土地的逆转。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014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建设初期的5.05%提高到现在的13.57%,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达2.34万亿元。
作为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防沙治沙工作多年来一直探索前进。武爱民说,昔日的“沙进人退”变成了如今的“绿进沙退”,回顾三北工程44年的防沙治沙之路,从重治轻防到防治并重,再到防治用结合等,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
重治轻防——沙进人退与谈沙色变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三北工程建设之前的风蚀沙化十分严重,沙尘暴频繁发生。据统计,三北地区1300多万公顷农田遭受风沙危害,粮食产量低且不稳;有1000多万公顷草场由于沙化、盐渍化导致严重退化。这一时期,每年沙化土地面积扩展2000-3000平方公里。因土地沙化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多亿元,有4亿人受到荒漠化沙化的威胁。因为对沙漠的恐惧和对沙化侵蚀的无奈,人们把沙漠化称为“地球的癌症”,谈沙色变。
武爱民表示,这一时期在与风沙抗争的过程中,处于被动防御和重治轻防的状态。一是没有全国或者区域性的防沙治沙规划,主要以社队和群众自发性的形式进行沙化治理,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统一的行动。虽然在一些区域创造和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如宁夏中卫铁路固沙体系、甘肃河西走廊小网格农防林、陕西榆林“障蔽”固沙、引水拉沙等等,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但“局部减轻,整体恶化”的沙化趋势得不到遏制,沙进人退愈演愈烈;二是边治理边破坏,甚至破坏远大于治理速度,特别是“文革”期间,经济凋敝,物质匮乏,群众“四料”(木料、燃料、肥料、饲料)俱缺,大量沙区植被被樵采用于基本生产生活资料;三是受限于经济、社会、科技以及理念等基础条件的困顿,治理沙化缺乏有效手段,被动防御甚至节节退缩,导致大量村庄、路渠、田园被沙侵蚀掩埋废弃。
防治并重——人沙相持与直面沙漠
自1978年三北工程开始实施到20世纪末,我国沙化防治进入一个崭新阶段。武爱民说,这个时期沙化面积虽然仍在扩展,但增速有所减小,逐渐进入人沙相持阶段。人们对沙化和沙漠的认识由恐惧变得理性,能够直面并积极防治。
一是在组织形式上,充分发挥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三北一上马,国务院就成立了由各有关部门和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领导组成的三北防护林建设领导小组,各级地方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这种领导体制把工程建设由部门层面提升到政府层面,由行业行为拓展成为社会行为,极大地调动了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流向工程建设领域。
二是从三北地区的区情出发,坚持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实现兴林与富民的统一。三北工程突破了建设单一生态型防护林的模式,树立了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的指导思想,实现了生态与经济、兴林与富民的统一。不仅丰富了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内涵,解放了林业生产力,更重要的是让人民群众在生态建设中获利, 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形成了绿色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爱绿、护绿、植绿理念不断增强。
三是不断丰富和完善工程建设技术路线。三北工程是一项重塑自然、重构生态的伟大壮举,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倡导宜林则林、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的近自然理念;坚持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由近及远、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原则;实行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适地适树、乔灌草结合的技术路线。同时,大力推广以草方格沙障为主的固沙、小网格窄林带防护林建设、流动沙地飞播固沙造林、干旱荒漠区造林树种选择及造林、引水拉沙、治沙造田等系列防沙治沙技术。提炼总结出了一条综合防治、科学防治、依法防治的农林牧复合经营之路。
防治用结合——人进沙退与和谐共生
进入21世纪,三北工程通过持续不断地建设,三北地区沙化趋势得到根本遏制,沙化土地面积由20世纪末年均扩展2460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年均缩减1200平方公里左右,实现了土地沙化整体逆转。陕、甘、宁、内蒙古、青、晋、冀、新等8省(区)荒漠化土地净减少1.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净减少总面积的95%。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科学推进防沙治沙建设,既防沙之害,又用沙之利。我们逐步认识到,沙漠和地球上其他类型生态系统同等重要,在调节区域气候、增强地球物质流、能量流交换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不应当、也不可能消灭沙漠或者征服沙漠,要改对抗思维为顺应性思维,顺应自然、尊重规律,科学防沙治沙用沙,学会与沙漠和谐共生。
武爱民说:“防治沙漠化,要在防,次在治,善在用。防的核心是要学会与沙漠和平相处,科学正确对待沙漠,有时还要容忍它,就像我们忍受风雨霜雪一样。治沙,实际是还债,偿还过去我们不合理开发扩张对草原森林的破坏导致的沙漠化欠账。善用,除了善于利用沙区资源,如风,光,热,景观和地下矿藏等之外,还要善于保护沙漠。”
近十年来,三北工程紧紧围绕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不断调整工程建设主攻方向和建设重点,在沙区以防沙治沙,合理开发利用为目的,实行农林牧副渔统筹规划,沙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遏制沙漠化扩展速度,大力发展沙产业,建设绿洲农业,拓宽沙区人民的生存发展空间。同时,坚持规模治理,重点突破,在北部风沙区建设百万亩防风固沙林基地,在新疆及河西走廊绿洲建设大型基干林带,形成了集中连片、规模宏大的防护林体系。此外,加大了毛乌素沙地、河西走廊、新疆绿洲治理力度,维护了国家生态安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不久前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三北工程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严格保护、科学修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扎实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三北工程科学绿化技术体系初步建立,建成一批科学绿化示范样板。到2035年,三北工程科学绿化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就,生态系统结构逐步优化、质量明显提升、稳定性显著增强,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更加稳固。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三北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需要我们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未来,三北工程还要为实现预定目标继续向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 凝聚各方面力量,加快生态建设步伐,持续改善三北地区生态环境,巩固和发展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努力使生态美、百姓福的美丽中国目标尽早实现。”武爱民说。(来源:《今日中国》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