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工作动态
三北局调研陕西省毛乌素沙地生态修复及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内容来源: 2022-08-15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http://www.forestry.gov.cn/sbj.html

 

近日,国家林草局三北局调研组深入榆林市定边、横山、榆阳、神木四县(区、市),调研了解榆林市三北工程风沙区、黄土区、农牧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退化林草修复等工作进展和面临问题。

调研组了解,榆林市在70年间治理流动沙地86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8万平方公里,区域年入黄河泥沙量下降43%,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明显减轻;造林2360万亩,森林覆盖率从解放初的0.9%提高到36%,将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调研组表示,回顾70年治沙造林历程,“榆林”防沙治沙模式从建国初期的试验摸索,到1978年三北工程启动后快速发展,到党的十八大后转向高质量发展,榆林治沙从技术措施、治理模式、管理机制各层面不断完善。一是建立系统的治沙技术体系。在试验摸索中总结出引水拉沙、飞播造林、网格造林等实用技术,推广了樟子松、紫穗槐、沙打旺等林木良种,为生态治理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完善“北治沙、南治土、中治水”的治理模式。针对北部毛乌素沙地、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东部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南部白于山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分区施策,整合技术措施,形成典型区域治理模式。三是创新了政策激励机制。推行工程造林、承包造林,各种造林主体一视同仁,所有宜林荒山荒沙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等形式落实到户,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生态建设,调动全民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在治沙造林的实践中打造了毛乌素沙地治理、高西沟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等治理样板,成为三北工程建设的一面旗帜。

调研组认为,榆林三北工程建设40多年历经艰辛,生态环境治理有效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初见成效。但毛乌素沙地生态修复仍任重道远,总体生态环境依然脆弱,林草质量尚待提高,由于大面积开垦农田还存在“二次沙化”风险、防护林部分衰退等新问题,生态保护修复任务依然艰巨。

调研组强调,“十四五”期间,榆林三北工程建设要遵循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原则,落实好自然修复、科学绿化的方针。一是科学推进生态空间高质量治理,东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西抓白于山区生态重建,南抓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北抓防止毛乌素沙地二次沙化。二是精准提升林草质量,实施退化林提升改造工程,恢复榆林农田防护林网体系,修复长城、北缘、灵榆、环山四条主干防护林带。三是严格管控重要生态功能区、脆弱区,夯实林长制责任体系,持续强化封山禁牧,加强红碱淖、无定河湿地、臭柏等自然保护区建设。四是统筹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探索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工作机制及修复技术,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榆林”样板。(科技处 赵建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