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地区既是我国林草建设的主战场,也是未来新增林草碳汇的主阵地。40多年来,三北工程以实现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双增”为目标,持续加大三北地区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工程区内林草资源总量和质量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和碳储量全面提升。据中国科学院对三北工程建设的综合评价结果,三北工程40多年累计增加森林生物量固碳量、林下土壤固碳量和生态效应固碳量合计23亿吨左右,年均固碳量约为0.58亿吨,相当于年均固定二氧化碳2.13亿吨。40年间三北防护林固定二氧化碳量可抵减同期(1980—2015 年)中国工业CO2排放量的5.23%。
据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科研团队长期研究结果,1982—2010年,三北防护林对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吸附和清除作用增长了60%,对PM2.5的吸附和清除能力增加了30%,近30年吸附和清除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达到110万吨,其中华北地区占总清除量的50%左右,三北工程对改善全国空气质量,特别是改善北方空气质量意义重大。
“十四五”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时期。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性工程,三北工程将在六期工程建设期内科学推进植绿护绿,精准提升林草质量,充分挖掘增绿空间,不断提升三北地区林草碳汇储备潜力,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一是科学推进植绿护绿,做大林草碳汇增量。聚焦“双重”规划中涉及三北地区“两区两带”的功能定位,突出对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生态支撑,优先把宜林荒山荒地荒滩、荒废和受损山体、退化林地草地等作为主要增绿空间,统筹推进四大区域治理。黄土高原生态屏障区以小流域治理为基本单元,绿化宜林荒山、荒沟、荒坡,构筑以水土保持、水源涵养为主的林草生态系统;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以保护原生植被为重点,主要依靠自然恢复,适度开展退化土地治理和人工草场建设,提升高原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和功能稳定性;北方防沙治沙带在全面保护沙区现有林草资源的基础上,实行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加大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力度,建设以灌草为主、乔灌草合理搭配的林草植被;东北森林带在保护和修复天然林的基础上,围绕连通重要生态廊道稳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水土流失治理等,提升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
二是精准提升林草质量,做优林草碳汇存量。科学界定林草质量提升对象,坚持管营并举,以修复改造、提质增效为重点,优化升级现有林草生态系统。加强森林抚育经营,建立健全森林经营方案,逐步把防护林全部纳入公益林管护。加大老化、退化林修复改造,按照“遏制增量、减少存量”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老化、退化林修复改造。采取多种措施,加快一般灌木林地、疏林地、迹地等抚育经营和提档升级,加快向有林地转变。充分利用天然林的自然演替和更新能力,实施封育补植等措施,加强次生中幼林抚育,优化林分结构,加快正向演替,促进形成异龄复层林。加大“三化”草原治理,坚持“生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人工重点辅助”的方针,科学制定“三化”草原治理方案,全面推进草原植被保护修复,实现草原精细化管理。
三是充分挖掘增绿空间,拓展林草碳汇容量。优先把宜林荒山荒地荒滩、荒废和受损山体、退化林地草地等作为主要增绿空间,不断扩大林草资源总量。挖掘城乡增绿空间,加快推动城镇、乡村、河湖、沟渠、道路等绿化美化,拓展林草碳汇容量。在城镇,以森林城市建设为载体,采取留白增绿、见缝插绿等方式,拓展城镇绿化空间,扩大城镇生态容量,实现“推门见绿、开窗望绿”;在乡村,以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绿化为重点,加大庭院绿化和村庄公共绿地建设力度,建设生态宜居家园,实现“环村有绿带、庭院有花果”;在河湖沟渠,充分利用河湖滩地及沟渠两侧可绿化用地,营造乔灌草结合的护堤护坡林,打造形成林水相依、健康完善的水系防护林网络。在道路两侧,科学设计绿化带宽度,采取多林种、多树种、多组团绿化模式,因地制宜开展道路两侧绿化美化,实现“车在路边行,似在画中游”;在农田周边,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科学规范、因害设防,构建配置科学、结构合理的农田防护林体系,实现“农田围绿网、林网护农田”。同时,坚持造林绿化与产业富民相结合,优化林草产业结构,减少高能耗产业,推动林草成为绿色增汇减排的重要载体。(三北局 游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