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北局蹲点调研组对石羊河流域下游进行实地考察,了解青土湖综合治理相关情况,发掘系统治理典型模式。
据调研组了解,青土湖是石羊河的尾闾湖,因气候变迁和人为影响,于1959年完全干涸,水干风起,流沙肆虐,成为民勤绿洲北部长13公里的最大风沙口。自2000年开始,民勤县开展青土湖综合治理,用20年时间完成工程压沙造林14.3万亩,滩地造林2.8万亩,对周边1.05万名群众进行移民搬迁,腾退的12万亩耕地进行封禁保护,实施退耕还林1.5万亩。期间于2010年,红崖山水库首次向青土湖下泄生态水量1290万方,使干涸51年之久的青土湖形成了3平方公里水面,之后逐年增加生态配水比例,至2020年底,11年累计下泄生态水量3.1亿方,青土湖水域面积达到26.7平方公里,形成旱区湿地106平方公里。
调研组认为,青土湖综合治理是部门协同联动、共同合作的结果,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生动体现。青土湖周边尤其是西北方向栽桩石生态治理项目,通过压沙造林,减缓了流沙前进速度,以林护水,为青土湖综合治理营造生态屏障;外河生态水的补给,在灌溉地表植物的同时,也提高了地下水位,以水兴林,加速了区域植被恢复,为青土湖实现沙漠变绿洲提供原始动力。通过山、水、林、湖、草各要素统筹配合,达到治沙护田,改善生态环境的良好效果。
调研组强调,生态脆弱区在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过程中,要加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水资源利用上,要结合林草生长规律,在植被恢复需水期保障生态用水补给,做到合理、科学用水,不过分强调增加生态用水总量,而应注重加强周边水库储备能力建设,减弱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影响。在草种和树种选择上,要注重林木种苗基地建设,保障种苗来源,兼顾当下治理效果和未来生态演变趋势,采用多草种、多树种的乔灌草混交模式,与近自然恢复趋势相统一。在治沙上,应赋予县级林草主管部门造林资金分配权,在滩地等其它区域适当降低造林成本,节约资金;在风沙口、风沙源头根据实际提高造林成本,将压沙措施配套人工造林共同实施,提高造林成活率。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过程中,不断强化部门协同,提高合作水平,加强林长制和河湖长制在生态建设中的联系,通过督查核查,进一步保障生态建设管护成效。(治沙处 李志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