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北疆治沙忙。内蒙古自治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发出打“三北”工程攻坚战的动员令,始终站在“国之大者”的高度打主攻、当主力,2024年完成“三北”工程建设任务2442万亩,占全国45.8%;完成防沙治沙1954万亩,居全国首位,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治理沙化土地238万亩、配套新能源装机2727万千瓦,以日均治沙6万亩的骄人战绩领跑全国。在库布其沙漠,从丘陵地带到黄河沿岸,构筑起绿化带、淤地坝、光伏治沙带、锁边林“四道防线”。在科尔沁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推行“以路治沙”,开工建设26条“穿沙公路”,建设规模450公里,带动治沙85.8万亩。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内蒙古、甘肃合作开展跨界区域荒漠化防治,努力构筑“四大阻击防线”和“四大锁边林草带”,阻止两大沙漠“握手”,“三北”工程攻坚战迈出坚实步伐。2025年,内蒙古坚持早准备早部署,开春即开战,全面拉开2025年防沙治沙工作序幕,计划年内完成防沙治沙2000万亩以上,奋力夺取“三北”工程攻坚战新胜利。
一是科学部署,因地制宜布局打好“三北”攻坚战和阻击战。2025年,内蒙古将以打造一批标志性工程为抓手,推进攻坚区、阻击区防沙治沙任务完成1058万亩、95万亩。一是在攻坚战区,重点推动黄河“几字弯”沿岸防沙治沙林草带全线贯通,南岸完成库布其沙漠北缘420公里锁边林草带建设,北岸完成乌兰布和沙漠东缘200公里锁边林草带建设。筑牢库布其沙漠“四道防线”,建设风沙阻隔带25万亩、光伏治沙带60万亩、沿黄沙漠锁边林带25万亩、十大孔兑淤地坝9座。打好毛乌素沙地歼灭战,治理100万亩以上,治理率提高到85%。二是在阻击战区,重点实现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之间锁边林草带“合龙”,阻止两大沙漠“握手”。推动蒙甘、蒙宁边界沙漠锁边林草带全线贯通,通过跨省区联防联治建设防风阻沙带56.9万亩。同时,会同自治区能源局,全力推动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支持库布其沙漠“光伏长城”建设,确保完成年度任务。
二是抢先抓早,全面织密“三北”工程攻坚战保障体系。自2024年入冬开始,全区上下不等不靠,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一是多元筹措资金,强化资金支撑。开展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加大“跑部进京”力度,积极争取财政支持,设立防沙治沙基金,鼓励企业捐赠投入,形成了“财政补助、金融支持、社会投入”多元投入化机制。目前,已争取到位中央资金194亿元,其中“三北”工程建设资金85.4亿元、下达项目57个。申报第二批国债项目12个、涉及资金16.5亿元,预计5月底前下达。通过防沙治沙基金、基金会和公益治沙等方式,可自筹资金70亿元用于防沙治沙。二是坚持多点发力,强化物资保障。优化种苗供给结构,积极构建以社会育苗为主体,保障性苗圃为补充的多元苗木供给体系,搭建信息平台及时开展区域性供需对接及余缺调剂,多举措保障种苗供应。强化种质资源保护,构建起原地、异地和设施三种保存方式有机结合的林草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加大草种育种攻关,建立长效补贴机制扩大草种繁育规模,全链条做好草种的“保、育、繁、推”融合发展文章。2025年,全区约需苗木9亿株、草种1300万公斤,目前可供苗木20.8亿株、草种1431万公斤,不仅能满足我区治沙需求,还可辐射周边省区。坚持就地取材,树牢市场化思维和精算意识,依靠市场化运作手段实现节本增效,出台降低治沙成本提高治沙效率7条措施,千方百计就地取材、变废为宝,有效拓宽沙障材料渠道,因地制宜创新沙障模式,今年全区约需238万吨,通过就地收储麦秸、芦苇、灌木平茬物,已全部储备到位。三是坚持科技赋能,强化科技支撑。持续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推广应用,支持鄂尔多斯市建设防沙治沙装备创新产业园,推动飞播无人机、植树机器人、沙障铺设机等智能化装备更多应用到治沙场景中,鼓励各地成立防沙治沙机械作业服务队,确保全区机械治沙覆盖率达到50%以上。四是强化水资源支撑。在“三北”工程三大战场区域内,全面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新建淤地坝和拦砂坝等重点工程建设。2025年已落实自己7.3亿元,计划治理面积825平方公里,新建淤地坝和拦砂坝50座。积极向水利部和黄委会争取黄河水指标,已为我区增加5亿立方米生态用水指标,优先保障乌梁素海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用水,初步解决了生态用水短缺的问题。
三是开春开战,“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各战区发起冲锋。开春即开战,化冻就动工,连日来,内蒙古“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各战区从南向北、由西向东发起冲锋,2月28日,阿拉善盟2025年“三北”六期工程防沙治沙项目暨三大沙漠林草锁边带“合龙”战开工;2月下旬,巴彦淖尔市2025年“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在磴口县、乌拉特前旗、乌拉特后旗、杭锦后旗全面启动;3月12日,鄂尔多斯市毛乌素沙地打响“三北”工程千人大会战;3月中旬,锡林郭勒盟向566万亩沙地宣战,全面打响2025年浑善达克歼灭战,各地提前谋划、抢先抓早、接续奋战,推动防沙治沙往深处挺进,全面打响2025年防沙治沙战役。一是在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区,鄂尔多斯、巴彦淖尔等地自春节后紧锣密鼓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大力推进科技治沙、机械治沙,在不断提升治沙效率的同时,也谋划好一批标志性工程,努力将更多治沙经验推向“三北”地区。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北缘420公里沿黄锁边林建设进入决战期,各相关地区已提前落实好地块规划、物料储备和人力增援,预计于今年6月迎来历史性贯通。在巴彦淖尔市,各旗县区等地工程固沙、退化湿地修复、退化林修复、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纷纷开工,今年计划完成林草生态建设400万亩以上,打造“光伏+板下多模式”治理示范基地、乌兰布和沙漠东缘400里防风固沙带等6大标志性重点工程,全力推动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取得重大战果。二是在科尔沁和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区,虽土地尚未完全化冻,赤峰市、锡林郭勒盟等地已提早备战。2025年锡林郭勒盟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以水定绿,实施节水行动,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拓宽以工代赈范围,引导农牧民深度参与防沙治沙,年内实现沙地治理任务566万亩。赤峰市翁牛特旗将完成生态治理103万亩,其中治沙33万亩,巩固提升70万亩,新建3条穿沙公路,持续推广“以路治沙”模式。敖汉旗此次歼灭战采用“工程固沙+生物固本”模式,在流动沙丘区,迎风铺设草方格沙障固定地表,使风沙稳定后种植耐旱乡土树种;在立地条件较好区域则实施樟子松、沙地柏等乔木造林,力争实现“先固后绿”的生态修复闭环。三是在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区,阿拉善盟在启动三大沙漠林草锁边带“合龙”战的基础上,广泛发动各族各界群众,开启了为期两个月的“万人植绿大会战”,计划完成3000亩造林绿化任务。3月12日,500余名干部群众在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种下1.5万株花棒,为腾格里沙漠再添新绿。3月19日,1500余名干部职工补植补造2万多株树苗,筑起防风固沙、守护生态的绿色屏障。
开工拉满弦,奋进正当时。内蒙古将继续坚定不移扛起责任担当,坚决打主攻、当主力,全力推进“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奋力夺取“三北”工程新胜利,努力把祖国北疆这道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不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