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县林草局积极融入全市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科技支撑协作机制,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进项目审核、报批、招标采购及日常监管,构建责任明晰、执行有力的项目建设推进体系。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构建高效机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多次带领四班子成员深入“三北”工程六期项目作业区一线调研指导、研究解决难点堵点。县级总林长签发《关于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科学开展国土绿化的令》,县林草局成立项目建设专班,抽调业务骨干全程参与设计单位外业调查和设计编制。优化设计初审机制,实行县级技术人员前置审核,再报上级业务部门评审批复,提升了规划设计质量。
二是科学谋划布局,争取资金支撑。抢抓“三北”工程六期启动的政策机遇,根据全县林草沙资源分布特点及危害程度,突出重点区域,规模化治理,科学谋划申报以防沙治沙为重点的“三北”工程林草沙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总规模61.01万亩。2024-2025年,分两批争取“三北”工程六期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巩固防沙治沙成果等项目8项,总投资1.38亿元。目前,总投资2.37亿元的黑河中游防沙治沙综合治理项目已通过逐级审核,资金下达后即可组织实施。
三是严格项目管理,提升工程质量。认真落实项目“四制”管理,将规划计划、实施方案、年度任务、作业设计等主要工序纳入工程建设管理范畴;监理人员、技术人员跟班作业,严把造林绿化种苗供给、整地栽植、灌水管护等日常监管,做到“按规划实施,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按成活支付”。同时探索推广稻草沙障、生物质固沙等固沙新材料和梭梭低密度造林、抗旱保水剂、注水钻孔造林等造林新技术,提高造林质量。
四是强化资金监管,提高资金效益。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实行县财政集中存储支付,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工程建设资金支付实行“四重审核”机制,即依据工程实施形象进度和阶段验收结果,由工程监理、现场施工人员、财务人员、分管领导逐级审核签字报账支付。优化资金拨付流程,实行专款专用、分阶段拨付,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高台县林业和草原局 邢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