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林草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统筹“五绿”共进,厚植“暖城”绿色,推动林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持续“增绿”,实现由重点治理向集中攻坚转变。全面打响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迅速制定实施方案,完成“三北”六期重点项目和建设方案编制,规划治理沙化土地面积约占黄河“几字弯”片区70%。集中连片开工建设库布其北缘420公里锁边林带、库布其腹地240公里风沙路径阻隔带、毛乌素上风口130公里阻隔带、下风口145公里阻沙带等标志性工程,全年完成林草生态建设484万亩,完成下达任务的162%,攻坚战以来完成沙化土地治理195万亩,日均治沙一万亩被央视新闻联播点赞。统筹重点攻坚与协同治理,倡议并举办毛乌素沙地联防联治协调推进会,全区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统筹防沙治沙与新能源发展,布局建设库布其沙漠400公里“光伏长城”和毛乌素沙地风电光伏“一廊多点”工程,推进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
坚定“护绿”,实现由被动整改向主动保护转变。深入开展“北疆护绿”专项行动,严格执行禁休牧、草畜平衡制度,抓实违法违规开垦林草地整治,查办破坏林地草原违法案件330起。在专员办指导下,率先完成2022年森林督查和草原变化图斑发现问题整改,完成2023年森林督查和草原变化图斑核查自查1.5万个。打造智慧林草“天空地”一体化监管平台,统筹卫星遥感、航空护林、卡口监控和地面巡查,实行森林草原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网格化监测管理,全年未发生重大森林草原火灾,完成林草有害生物防治320万亩。
用心“管绿”,实现由简单索取向和谐共生转变。以推深做实林长制为主线保护发展林草资源,各级林长累计巡林2.2万次,乌审旗林长制工作受到国家林草局通报表扬,完成森林抚育、草原改良等修复巩固任务237.5万亩,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年监测承载鸟类达10万余只,鄂托克旗“先建后补”模式被新华社内参、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选用。深入开展“林草行 零距离 优环境”行动,积极探索使用林地草原审核审批合并办理试点,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兼顾经济发展,2024年全市205个重大项目林草手续已办理164个,办结率达到80%,确保重大项目如期开工。
创新“活绿”,实现由传统治理向科技赋能转变。聚焦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启动建设鄂尔多斯国际荒漠化防治技术创新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荒漠化防治创新馆和荒漠化种质资源库,申报实施智能灌木平茬、智能网格沙障铺设、植树机器人、无人机飞播等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搭建“暖城碳惠”林草碳普惠平台,启动建设内蒙古灌木碳汇监测计量中心,签订首个VCS林业碳汇项目减排量远期交易协议和首笔CCER林业碳汇远期交易合同,并完成首单交易。成功举办第九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库布其治理模式、毛乌素治理经验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中央主要媒体和行业主流媒体报道我市荒漠化防治相关信息140余篇,绿色“暖城”建设经验成效广泛传播。
科学“用绿”,实现由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充分释放生态建设惠民红利,出台《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措施》《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指导意见》,建立村民自建、联户合建、合作社建设、“一卡通”支付等以工代赈激励机制,重点生态项目适用以工代赈资金达5.54亿元。大力发展以柠条为主的灌木饲草产业和以沙棘为主的林果经济,成立柠条产业发展中心,发挥沙棘产业链链长优势,全市完成柠条等饲用灌木种植148.6万亩,完善沙棘林建设改造14万亩,培育林草新型经营主体40余家,林草产业产值增长率达到23%。2023年政府工作“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活动对林草部门满意度位列全市第一序列。
2024年,鄂尔多斯林草系统将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嘱托、勇担使命、感恩奋进,全力建设国家生态治理典范。一是科学防沙治沙。出台统筹“三北”六期等重点生态工程建管并重九条措施,争取2024年优先启动20个重点防沙治沙和巩固提升项目全部落地开工,完成林草生态建设1000万亩,沙化土地治理500万亩。深入落实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集中打造库布其沙漠“光伏长城”,积极承办光伏治沙现场会。深化荒漠化防治技术创新,促进防沙治沙迈向智能化、机械化,打造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示范区。二是统筹发展保护。推深做实林长制,全面抓好重大项目用林用草要素保障,强化科技赋能林草资源监管保护,抓实森林督查、草原变化图斑核查整改,加强森林草原火灾监测预警,精准掌握林草有害生物灾害发生趋势。积极开展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试点,通过“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发动农牧民参与草原生态保护修复。三是坚持生态惠民。着力构筑以柠条、沙棘、苹果、沙柳等为主的林草沙特色产业体系,力争林草产业产值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优先吸纳农牧民以工代赈参与生态项目建设,支持农牧民自建自管、直接受益。加快建设内蒙古灌木碳汇监测计量中心,完善林草碳汇资产管理运营体系,构建多元化林草碳汇价值实现机制,实现生态治理到百姓“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