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入画来,赏心悦目的美景背后,凝聚着吕梁林局全局上下大力实施国土绿化提质增效行动、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助力山西省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打造退化林修复样板的决心和干劲。
转型求变 综合治理 推动“浅绿”变“深绿”
山西林草经过70多年的筚路蓝缕,全省进入了“局部补绿”的攻坚时期和“全面提质”的转型时期。面对新形势下新要求,吕梁林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退化林修复为突破口,开辟增绿提质、转型发展的新战场。局领导亲自谋划、系统部署、高位推动,分管科室、各林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合力推进,自上而下形成分管领导主抓、主管科室牵头统筹协调、基层单位具体落实的全程联动协作机制。各林场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原则,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式系统实施退化林修复,并结合辖区实际,在详细调查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小流域治理规划》,通过一沟一策略、一地一设计,因地制宜、逐沟推进,对辖区内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力争10年内实施50万亩退化林修复工程,预计在20年后,每亩增加活立木蓄积3立方米,切实把辖区内质量不高的退化林变为优质高效的乔木林,在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同时,为国家储备更多优质木材。
因林施策 科学修复 实现“青山”绽“新颜”
造林绿化,贵在久久为功地坚持。生态修复,更强调科学治理的精神。吕梁林局以科学生态、绿化发展之路为遵循,在解答“在哪改”“怎么改”“栽什么”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通过前期摸底调查,弄清现状,靶向治疗,确定优先改造退化严重、生态区位重要的退化林;根据林区退化林不同现状和类型,实践总结出两种有效模式:一是针对重度退化的林分,采取“带状采伐+补植”模式,把枯死木、病死木、弯曲木和没有培养前途的林木沿等高线伐除后进行补植。二是针对乔灌结合的林分,采取“群团状割灌+补植”模式,通过设置林窗,根据灌木面积确定林窗开设大小,在林窗内进行植苗补植。补植树种全部为针叶树,阴坡以落叶松为主,阳坡以油松为主。各单位因地制宜、因林施策,依托两种科学模式,相继打造出一批功能定位准确、效益提升显著、经验可以推广的高质量样板工程。经调查,栽植树种成活率达95%以上,长势较好,年生长量在30cm以上,林区逐步呈现出“生态优良、林相优化、景观优美”的美景。
巩固成效 持续推进 促进“林分”再“提质”
顶层设计引路,基层实践探路。推进退化林修复理念在基层林场落地生根的过程,也是各单位转变思路,积极探索科学绿化新模式、新机制、新路径的过程。近三年,全局完成退化林修复任务12.5万亩,退化林修复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过去因为林分质量不高导致森林结构退化、森林功能降低,现在我们一任接着一任,一步一个脚印,把生态的“绿”持续向“深”渲染,一片片退化林重新披上亮绿盛装。未来,吕梁林局将持续聚焦林草生态文明建设关键环节,将扩绿、经营双“提质”作为林草高质量发展的家底,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林地实现基本绿化的基础上,继续加强现有退化林分改造和抚育,以点带线、以线扩面,持续推进绿化工程、促进林地更新提质,逐步推动建立起功能齐全、结构合理、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让青山常绿,后继有林。
(山西省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