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程建设 > 国土绿化
培植生态“底色” 描绘发展“绿色” ——玉门市高质量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内容来源:甘肃省林业厅 2023-06-21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http://www.forestry.gov.cn/sbj.html


 

近年来,玉门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把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全面深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坚持“以水定绿、量水而行、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的绿化思路,依托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项目,大力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生态林网建设、退耕还林还草、草原植被恢复、退化林分修复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特别是多年来扎实推进“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助推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保护修复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使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促使地方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让绿色成为玉门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一、坚持以科学绿化为路径,深入推进三北工程建设。自玉门市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以来,科学选择植被恢复模式,合理配置林草植被类型和密度,坚持乔灌草相结合,营造防风固沙林网、林带等,完成人工造林11251.25公顷(约16.877万亩),封滩育林70023.9公顷(约105.036万亩),使全市大部分宜林地造上了林,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水源涵养功能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玉门市农田林网配置率达到91%,村屯绿化率达到94%,危害全市农业生产安全和人居环境的“十大风沙口”基本得到治理,完成“锁边”基干防护林建设5.8万亩,昔日的“沙进人退”变成了如今的“绿进沙退”。玉门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国家园林城市”“全省绿化模范市”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目前正在加快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城市。

二、坚持以植树造林为重点,扎实推进三北工程建设。一是努力扩大区域森林资源和生态总量。在生态脆弱的玉门加快建设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千方百计增加森林资源,尽快改善生态状况。2021—2030年是“三北”工程六期工程建设期,是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期,是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玉门市抢抓机遇,把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同发展特色林产业相结合、同扶贫开发相结合,统筹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协调发展,完成三北防护林六期项目人工造林0.2万亩、封山育林0.6万亩、退化林修复2.75万亩,带动全市发展林果产业面积达23万亩。2022年玉门枸杞小镇获得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2022年玉门成功举办甘肃酒泉首届枸杞博览会。二是稳步推进生态林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分四年(2022-2025年)实施储备林生态林项目,建设任务为6.1万亩,其中:集约人工林栽培5万亩,中幼林抚育1.1万亩,总投资10.34亿元。两年时间已完成储备林生态林建设面积1.34万亩,建成玉门东镇—老市区红色旅游公路两侧绿化各50米、总长度25.67千米,造林绿化0.49万亩;玉门老市区—清泉G30高速公路清泉收费站道路两侧绿化各50米、总长度20.38千米,造林绿化0.41万亩;玉门东镇建化园区生态园新建国储林生态林绿化0.44万亩。三是“三沿一部”绿化提升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紧紧围绕“三沿一部”绿化提升行动,依托“三北”防护林、治沙造林等重点生态工程,2023年完成人工造林1.1万亩,公路、铁路、景区景点沿线绿化提升58.75公里,全民义务植树60.7万株。在造林绿化工作中,坚决落实中央关于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要求,严格执行严禁违规占用耕地造林和严禁超标准开展通道、河渠、农田林网绿化的相关规定。  

三、坚持以生态修复为核心,构建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玉门市坚持系统观念,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保护修复,加强治沙、护林、护草、保湿全要素协调和管理,着力培育健康稳定、功能完备的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结合当地实际,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节水林草,按照“树种优、结构新、效能高、抗性强”的要求,优先选用新疆杨、胡杨、沙枣、红柳、梭梭等优良乡土树种,合理搭配乔灌草,积极推广抗逆性强、适生范围广、生长周期长的优良树种,努力培育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重点实施三北六期工程人工营造纯林722亩、混交林1278亩;人工营造乔木林857.5亩,乔灌混交林1142.5亩;采取补植补造修复20060亩和平茬复壮修复7440亩;封沙育林6000亩。按照“谁造林、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靠实管护责任,落实管护措施,制定管护标准,对新造幼林地抚育管护,做好过熟林、残次林更新改造,切实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

四、坚持以规模治理为突破口,构筑生态屏障基本骨架。

玉门市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以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根本目标,按照“城乡一体,林城相拥、林水相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灵魂,重点实施了玉门市新市区生态治理项目,是自建市以来实施的最大的一项生态治理项目,总投资4.15亿元,采用政府投资、政府补助社会资本投资和PPP项目投资三种模式建设,以环城林网生态工程为核心,按照“道路林荫化、单位花园化、城市园林化、郊区森林化”绿化要求,在新市区四周建设宽160米的环形防护林带45公里,营造防护林带2.8万亩;以通道和园林绿化美化为重点,将农村道路养护、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让玉门城区所有通道绿化串联环绕起来,环城闭合绿道长达45公里,全面提升城区内外道路“颜值”。玉门市黄闸湾镇泽湖村、柳河镇红旗村成功入选国家森林乡村全市乡村旅游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点燃”了乡村振兴新引擎。

五、坚持以绿色产业为导向,引领绿色低碳循环新风尚。玉门市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把推进“双碳”战略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认真贯彻省、市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决策部署,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加快推进“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产业”三大主责主业,将防沙治沙与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增收致富紧密结合,做足“沙”产业文章,目前全市沙化土地上建成各类电力装机累计达到553.9万千瓦,其中风电355万千瓦,光电100.4万千瓦,水电17.2万千瓦,火电78.3万千瓦,生物质发电3万千瓦,让玉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扬起了绿色风帆,真正实现了为“双碳”目标添“绿”蓄能。

六、坚持履职尽责为主线,筑牢三北防护林工程安全屏障。玉门市以“三北”工程为契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全面推行林长制,开启“智慧林长”护林新模式,不断探索科学推进退化林修复改造模式和途径,以“林长制”促“林长治”,按照“谁经营、谁防治”“属地管理”的原则,强化“一把手”责任,明确三北防护林工程任务目标,靠实各级林长责任,设置市、乡两级林长办,将全市82.65万亩林地、493.38万亩草地、32.34万亩湿地划分至3个园区、12个乡镇、3个街道属地网格化管理,明确县级总林长2人、县级林长8人,乡级总林长32人(包括园区、街道、自然保护区)、乡级林长126人,村级林长90人(包括自然保护管理站、社区)、村级副林长307人。实施退化林分修复改造面积3.6万亩,为扎实推进三北六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玉门构筑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