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程建设 > 国土绿化
玉门市自然资源局 多举措推动森林草原厚植生态保护底蕴交出“美丽答卷”
内容来源:甘肃省林业厅 2023-06-15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http://www.forestry.gov.cn/sbj.html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建设河西走廊生态安全屏障,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总目标,以“林”为主题精准发力,以“制”为根本探索创新,以“质”为目的改善生态,大力推进林草资源生态环境风险防范、林草资源生态保护修复、自然资源生态治理能力建设,森林草原生态综合治理,完善多元化、市场化生态保护修复机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厚植生态保护底蕴,书写绿色生态答卷。

强履职、提能力,厚植生态保护底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方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升流域整体生态功能。创新总林长令、“林长+”、林长巡林督查等制度,推动林长制全面落地生根,逐步形成林草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和强大合力。建立市乡村三级林长管理体系,在重要林草湿区域周边、位置显要路口等处,设立县级总林长制宣传牌2个、乡级林长制宣传牌18个、村级林长制宣传牌90个。进一步提升了履职能力,为自然资源生态管理保驾护航。

抓绿化、优生态,厚植生态保护底蕴。玉门市以祁连山地区为重点,以国储林生态林项目为抓手,全面贯彻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快实施一批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治山增绿、防沙治沙等工程,2023年规划开建玉门市国储林生态林建设暨土地整理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1.8亿元,规模1.14万亩。栽植各类苗木35.5万余株;建设蓄水池5座,配套自流渠1.41千米,主管线123.32千米及各类分支管线、阀井等灌溉设施。完成封滩育林6000亩,“三沿一部”绿化提升32.5公里、2260亩,绿色通道32.5公里,义务植树61.5万株。

强监管、重保护,厚植生态保护底蕴。一是以林草湿地管护为重点,全面实施森林资源保护工程,强化林木采伐和林地征占用管理,严格执行采伐限额和林地使用限额,严厉查处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全市划定国家级公益林103.03万亩,10个管护站配备专职护林员103人,定人定责、划片包干,全面加强日常巡护,保障了自然保护地暨湿地资源有效监管。二是以野生动植物保护为核心,联合林草、政法、公安等7部门开展打击野生动物非法贸易行动,对全市野生动物栖息地、人工繁育场所、农贸市场、餐饮企业、广告经营主体、运输企业、屠宰市场等234家单位进行联合检查,新设置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点5个、巡护路线10条。有效地杜绝了野生动物非法交易现象的发生,斩断可能由野生动物传播疫情疫病的链条。

强措施、保安全,厚植生态保护底蕴。结合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领域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改专项行动,重点对森林、草原防火责任制、火灾扑救预案落实情况;破坏森林草原资源情况;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开展情况;野外火源管控情况;森林、草原防火物资储备情况;护林员巡山护林登记、应急队伍建设情况;以及其他影响生态安全的问题隐患排查整治情况等进行大检查大排查。4月26—27日,成功举办了森林草原防火演练及技能培训班。下半年初步拟定于9月——10月举办。一是加强火灾综合治理。组织人员扎实开展森林草原火灾隐患综合治理行动,修订完善《玉门市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对进入林场的车辆、人员进行登记、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制止。规范现有林草地阻隔带69.82公里,新建防火道路3公里,林缘区杂草清理7.5公里,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培训1场次,张贴和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万余份。二是加强种苗产地检疫。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的日常巡查、定点调查、随机踏查和无人机重点检查,实时掌握虫情动态。严格遵循《产地检疫技术规程》,坚决杜绝调运疫区苗木。目前,全市林木育苗面积1866亩,检疫各类苗木1805亩、共计1530万株,林木种苗产地检疫率达100%。三是加强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按照省市有关要求,制订《2023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玉门市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5年)》《玉门市处置重大外来和突发性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应急预案》等,根据林业有害生物常发区、偶发区等情况设立标准地,设置巡查路线,开展灾情监测,重点在铁路、国道、县乡道路、木材加工点、木材集散贸易区、移民集中区域等地设立县级天牛固定监测点110个、县级临时监测点20个、乡级固定监测点409个。经调查和监测结果显示,目前,玉门市暂未发现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根据病虫情调查、日常监测情况,结合气象条件,适时发布趋势预报7期,测报准确率99.6%,有效服务林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