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进,人退,曾经在科尔沁草原生活的人们被风沙裹挟,在夹缝中求生存。面对肆虐的风沙,科尔沁各族儿女没有屈服,扛起铁锹树苗,不分昼夜吃住在沙坨子里。狂风、干旱、飞沙,种一坡树只能活几棵……
“沙子不退,我们不退!”
“5820”“323”“四个千万亩”等一系列党委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植树造林、防沙治沙项目筑起绿色屏障,将科尔沁沙地重重包围,让“魔爪”无处可伸;全民义务植树、党政军领导带头参加义务植树,通辽市每年完成义务植树500万株以上,科尔沁沙地在全国四大沙地中率先整体实现治理速度大于破坏速度的良性逆转。
在科尔沁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区,生态绿化人员正在转运苗木、挖坑、栽植、培土。科左后旗林业和草原局局长陈辉告诉记者,“科左后旗重点实施通辽市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和保护工程。2022年重点实施128万亩,占全市任务1/4。”
据通辽市科左后旗林业和草原局局长陈辉介绍,目前,科尔沁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科左后旗项目区地块已全部落实,订购各类苗木2500多万株,安排造林生产机械设备一千多台。
在库伦旗额勒顺镇敖伦嘎查义务植树活动现场,大家挥楸铲土、扶苗栽树、填土浇水,配合默契,干劲十足,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库伦旗从今年起实施科尔沁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围绕“科尔沁草原生态功能提升”这一核心目标,聚焦草原退化、土地沙化及地下水水位下降三个关键问题,系统实施退化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土地沙化综合治理、地下水超采治理三大任务,涉及退耕还草与草原生态修复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植被修复工程、矿山生态治理与植被修复工程等十类工程,布局退化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土地沙化生态治理修复、地下水超采治理修复三个单元,整合欧投行贷款造林“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项目,统筹两大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系统工程,坚持自然修复为主、人工建设为辅,市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统一施工,统筹资金,分区域、分时间、分步骤,科学安排工程实施。
库伦旗结合科尔沁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项目,“十四五”期间,计划在塔敏查干沙带及北部沙区实施100万亩封育保护和100万亩沙地综合治理“双百万亩”工程。今年,全旗实施沙化土地综合修复8.8万亩、退化林修复1.4万亩、草原生态修复8.5万亩、生态廊道建设3个村、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节水10万亩、矿山生态恢复3200余亩等一体化工程和欧投行贷款造林3万亩。
通辽市全市上下高度重视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依托“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草原生态修复等国家重点林业草原生态工程项目,持续推进林业和草原生态修复,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国土绿化工作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通辽市完成营造林844万亩,完成退耕还林工程任务20余万亩,义务植树3000万株,年育苗面积2万亩;完成重点区域绿化56.8万亩,建设国家级森林乡村30个;完成草原生态修复1000余万亩,划定基本草原3218.6万亩,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4406万亩。全市森林面积达到2104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8.9%提高到23.78%,提高了近15个百分点;草原植被盖度达到62%,实现了森林面积、草原植被盖度双增长。力争到2025年,全市完成林业生态建设任务10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63%以上。
今后五年,通辽市依托“三北”工程、退牧还草、造林补贴等项目,以及科尔沁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快沙地综合治理、退化草原修复的步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