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切实履行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的职责使命,充分发挥数字专业优势,将数字技术融入专业建设与乡村振兴实践,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爱心助农直播
“数字+”赋能产业升级,打造乡村振兴新路径
学校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专业优势,主动对接乡村,通过直播、APP等数字化手段促进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在湖南怀化麻阳苗族自治县谭家寨乡弄里村,学校驻村帮扶后,制定电商方案,搭建线上销售平台,组织新媒体营销团队在田间地头开展助农直播,近几年累计直播60余场,助农增收400余万元,让优质农产品走出武陵山区。学校还成立志愿服务团,深入乡村开展科技服务指导和助农直播培训,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转型升级,打造地方品牌,以校地合作促农民增收。
“数字+”培养技能人才,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针对直播电商专业人才短缺现状,学校开办“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业,开设直播运营、网络推广等核心课程,并与京东科技集团共建产业学院,实行校企双主体育人。学校依托专业优及培训资源,开辟12类培训,组建368人师资库,持续开展“新农人”手机应用技能、智慧农业、直播电商等数字化培训,近年来累计实施培训150期,培训9000人次,培养出大量电商专业人才和创业带头人。
直播介绍弄里村红心猕猴桃
“数字+”助农直播培训,搭建数商兴农新平台
学校支持建设“弄里村电商直播间”,将直播培训开到田间地头。师生们在果园基地开展直播教学,通过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手把手教授村民抖音电商创建、短视频加工、直播引流等数字技术。几年来,学校在弄里村开展电商与网络直播的培训与服务500余人次,培育“乡村网红”,打造弄里村品牌,助力农产品步入电商“快车道”。
“数字+”社会实践服务,绘就数字乡村新画卷
学校每年在暑期“三下乡”活动中融入数字元素,通过数字技术科普、智慧助老助小、电商直播助农等活动形式,送信息技术进校进村。在衡阳市衡山县店门镇,师生们走进农业基地,进行旅游宣传片拍摄、助农直播带货及农家乐区域化调研,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助农实践,通过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讲解、手把手教学等方式,普及数字知识和便民数字技能,激发乡村孩子们对数字科技的好奇与向往。
学校将更好发挥专家、科研和人才培养优势,深化校地、校企、校际合作,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推进乡村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为乡村数字化发展贡献“湘环”智慧。
(通讯员 黄红焰 罗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