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亚洲象研究团队在Science期刊在线发表e-letter文章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http://www.forestry.gov.cn/ 2021-11-19 来源:
【字体: 打印本页

2021年11月18日,我院亚洲象研究团队在Science期刊在线发表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方向e-letter文章。文章通过中国亚洲象长距离北移事件,引出人与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思考,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亚洲象(Elephas maximus)是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被列为我国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EN)等级物种。30年来,为做好亚洲象保护管理工作,国家林草局和云南省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亚洲象种群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的150头增长到目前300多头,主要分布于西双版纳、临沧和普洱3个州市。

近期中国云南亚洲象向北迁移事件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为了保障沿途公众和亚洲象的安全,中国政府在亚洲象迁移的过程中开展了大量工作,最终象群绕行1300公里左右,顺利返回传统的栖息地。

我院亚洲象研究团队自成立以来,在国家林草局和云南省林草局指导下,持续开展亚洲象监测,深入开展亚洲象及其栖息地、人象冲突等方面基础研究,全程参与此次亚洲象北移南返处置工作,为亚洲象保护管理科学决策提供支持。通常动物迁移(或迁徙)是一个重要的,但又受到威胁的生态过程。然而,中国严格的野生动物保护政策保障了亚洲象及其他野生动物的安全,尤其是珍稀濒危大型哺乳动物,在保护区内外均不受威胁,随之种群扩散现象也逐步凸显。以亚洲象为例,早在1995-2005年,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亚洲象就已经在保护区内外活动,并逐渐向北迁移到普洱市。

本次云南亚洲象长距离迁移是保护成效的体现,同时对缓解人象冲突工作也是一次启示,严格的保护使野生动物数量增加且向外扩散,或将带来更广泛的人兽冲突。可以考虑进一步加强主动的保护管理和防范工作,针对个别冲突严重的野生动物及时制定必要的管理策略。在大力推进野生动物公众责任险和监测预警工作的同时,还应考虑通过划定重要野生动物栖息地、改善栖息地适宜性、栖息地连通性、建立社区补偿机制等具体措施,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多措并举,可促进人与野生动物的和谐。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j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