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着力提升全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水平,近日,宁夏森林病虫防治检疫总站举办了2025年全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培训班,全区各市、县(区)林草部门及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业务人员共计110人参加了培训。
此次培训从切实增强做好监测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认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全面提升监测防控工作的质效三个方面提出要求;总结了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取得的成绩,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了当前监测防控工作面临的形势,对当前做好全区监测防控工作提出了筑牢监测防线、强化预警研判、规范应急处置流程、推进联防联控、加强宣传引导5项具体措施。
培训班邀请国家林草局动植物保护司、生物灾害防控中心,自治区党校,东北林业大学,宁夏大学等行业内的权威专家围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管理”“区内重点疫病监测防控”及“野生动物识别”等核心内容进行授课。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培训的效果,还安排了平罗县、沙坡头区等4个基层单位就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技术及经验进行了交流共享。各单位在互学互鉴中启迪了思路,取长补短,凝聚了共识。
培训强调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一是做好宣传。要引导公众爱护和保护野生动物,不捡拾、不接触野生动物。及时公布野生动物异常情况电话,畅通群众发现举报路径,提高群众参与保护和监测防控的意识。二是抓好监测。落实好重点时期“日报制”、其他时段“周报制”,确保野生动物异常死亡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发现。三是及时处置。发生异常情况要做好现场封控、采样检测、无害化处置工作,确认为野生动物疫情的,严格按照应急预案分级响应,规范处置,降低疫病发生和传播风险。
参会人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提升了疫源疫病监测防治队伍在早期识别、快速报告和应急处置方面的综合能力,有效解决了基层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点和困惑,还收集到关于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十五五”工作谋划提供了思路与举措,培训班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