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以来,包头市、旗区两级防控机构本着市级组织指导、属地强化责任、业务部门主导实施、专业第三方服务、牧民共同参与的原则,因地制宜采取直升机飞防、低空无人机飞防、地面大中小型机械喷雾、牧鸡防蝗立体防控策略,全面推进蝗虫防治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草原蝗虫防治104万亩。
当前包头市防治工作虽取得初步成效,但由于草原蝗虫发生早、中、晚期种兼具,加之气候条件多变,局部地区蝗虫发生密度依然偏高,后期防控形势仍然严峻。针对这一情况,自治区林草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总站赴包头市达茂旗、白云区,指导开展草原蝗虫监测防治工作,要求市、旗两级防治机构一定要持续强化监测,做好物资储备,加紧加快推进防治工作。一是加强属地责任,业务部门要在积极推进各项防治举措的同时,及时向地方政府汇报工作推进情况,争取资金物资等支持;二是科学制定方案,根据蝗虫发生程度和草原生态保护需求,优先采用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对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三是抓好队伍建设,包头市草原资源主要集中在达茂旗、白云区,防控任务艰巨,要重视专业队伍建设,培养、锻炼一支业务过硬的防控队伍;四是做好物资储备,确保一旦发生蝗灾能及时有效处置,保障草原生态安全和畜牧业生产稳定;五是强化科技支撑,要利用现有的固定监测点,升级完善智能监测体系,提升监测水平。
下一步,自治区林草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总站将继续组织各地认真做好预测预报工作,科学研判其发生发展态势,并视发生实际扎实有序开展防控工作,确保草原蝗灾第一时间得到处置。